官员如何才能不成为“演员”

27.03.2015  13:48

东莞时间网讯 3月23日,环保部工作指导刊《环境保护》微信公号刊发文章《环保局长忏悔录:我是公关局长、作秀局长》,受到公众广泛关注。这是封基层环保局长的匿名信,信中透露,县领导曾对他说:“你的政绩与我的政绩是冲突的,你若是敢影响我的政绩,我必……兄弟你委屈几年,我必有厚报!”该局长直言自己工作像一个秀场,帮企业跑环评,应付上级检查,公关技巧和演技日益炉火纯青。网友则质疑,是谁将官员逼成了“演员”? 

知名网友魔鬼教官说,难得有体制中人以自身体验,来揭示基层政府环保之现状及背后原因。但要说对这样的现状及原因人们有多意外,恐怕也不尽然。不论是唯政绩论,还是某些职能部门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情形,多年来一直就是公然存在的体制痼疾。最艰难的,倒是体制中人在这样一个体制转型期间的选择与坚守。

这也正是光明网网友惠铭生所痛恨叹息之处。惠铭生说,这位环保局长的忏悔,是多么的虚伪和矫情啊。他放任自己的职守,一味仰仗权力之鼻息,为了县领导的“政绩”,屁颠屁颠地充当起破坏环境的“马前卒”和“急先锋”,不仅让地方环保监管形同虚设,也将自己的人格尊严践踏在污泥中。这种弃职守和良知于不顾,只为县领导手中那顶予取予夺的“官帽”,既可悲复可叹!

的确,因为一己之私,这名稳坐了近十年环保局长官位的官员,十年来不作为,十年来乱作为,十年来白吃百姓的纳税钱,十年来听任蓝天清水和土地被污染!种种罪过,岂能是一封匿名的“忏悔信”、一声轻飘飘的“对不起”就能一笔带过的?QQ群友“冷眼瞧你们那不要脸的幸福  ”说,如果忏悔书说的都是实情,那只意味着,这名环保局长早已丧失了公务人员的基本职业规范,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现在的问题不是他是一个怎样的环保局长,而是作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罪人,他理应受到法律的审判和良心的谴责。

无论这话好听不好听,应该说,这位“冷眼”仁兄,抑或“仁姐”所言,依然是值得深思的。不论内心有多么的不甘不愿,但这位匿名环保局长的做法,仍然是与自己的职责为敌,与自己本应监管、防范甚至打击的利益同流合污。虽然人们不知道,这位“曾立志为全县老百姓守住蓝天清水”的环保系统“老兵”,到底为他的志向与职责坚守过什么,但通过他的“忏悔录”可以发现,他的志向与职责一经县领导的“威胁利诱”,便一败涂地溃不成军,不仅对违法排污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背地里还弄虚作假,为被查企业提前通风报信,尽心尽力地当起一名可悲又可怜的“公关局长、作秀局长”来。

这也是人民网新闻专题《环保局长怎么就沦为“公关局长”》所表达的观点: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权力结构,使得拥有权柄的人都成为了权力的侏儒,使他们宁可违背本性、背弃民意,也要听令于上级并莫敢不从?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将一些地方的官场生生逼成了“秀场”,将环保局长逼为“公关局长”?制度呵护人性中求真向善的力量,到底还有没有?资深媒体人杨耕身认为,一切公共权力只有找到它所服务所敬畏的对象时,才可能理顺体制。这个对象,只能是民众。孙立平先生说过,体制需要一种舒展的灵魂。如果权力总不能真正从民意及公共价值中找到信仰,而永远满足于封闭运行、仰上级之鼻息过日子,那么,官员难免“整天满腹心思、愁眉苦脸、神色紧张、不苟言笑”,难免不成为“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