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发酵肉制品宜少量制作短期食用 易被肉毒杆菌污染

03.12.2015  13:23
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关于肉制品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一方面,企业应主动依法召回“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风险的食品”;另一方面,该局也提醒消费者:应主动关注企业和监管部门发布的召回信息,不要食用列入召回名单的食品,避免可能的食品安全风险。

原标题: 自制发酵肉制品宜少量制作短期食用 易被肉毒杆菌污染

  自制发酵肉制品易被肉毒杆菌污染!近期加拿大和美国召回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肉酱、鱼罐头等产品,引发大众对肉毒杆菌的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关于肉制品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

   应主动关注企业和

   监管部门所发召回信息

  总局专家介绍,罐装和家庭自制的发酵肉制品属于易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即在缺氧环境下才能繁殖、生成芽胞、产生毒素,芽胞具有一定耐热性,肉毒毒素具有耐酸性,因此,低酸性罐头食品(含铁罐、玻璃罐)及家庭自制的密封腌渍食物是易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

  “我国已制定食品中肉毒杆菌及其毒素的相关检测标准。鉴于肉毒毒素的可能危害性,其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重视,美国和欧洲每年均会发布关于该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对于密封罐头等可能存在肉毒杆菌污染风险的食品,其微生物要求均为‘应符合商业无菌’,并制定了相应肉毒杆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方法标准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专家表示。

  一方面,企业应主动依法召回“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风险的食品”;另一方面,该局也提醒消费者:应主动关注企业和监管部门发布的召回信息,不要食用列入召回名单的食品,避免可能的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自制发酵食品尤其要注意防控风险,选择食材原料、水、容器等要注意卫生,最好少量制作,短期食用。(记者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