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五大创新建设公益慈善先行区

09.10.2015  17:43

  近几年来,深圳市宝安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连续两届荣获深圳市“慈善组织奖”,创造了社区慈善帮扶协会全覆盖的社区慈善的“新安模式”。在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深圳市民政局和宝安区政府签订《推动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以五大创新推动宝安慈善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一)创新培育公益慈善组织。全面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优先发展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发展10家以上社区基金会,力争2020年年底前设立50家以上冠名慈善基金,市民政局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区社会组织扶持资金重点向公益慈善组织倾斜,占资金总额60%以上。(二)创新发展慈善文化。市民政局支持宝安区设立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分会场。创办慈善杂志和慈善周刊,制作宝安慈善动漫宣传片和慈善微电影,创作慈善歌曲。在区内小学开设慈善课程。设立宝安慈善奖,以区政府名义每两年予以表彰。(三)创新慈善组织能力建设。鼓励慈善组织配备社工,建立慈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记录和考评激励等制度,不断发展和壮大慈善志愿者队伍,力争2020年底前全区注册慈善志愿者数量突破1000名。(四)创新慈善募捐形式。突出多渠道开展募捐活动。通过开展公益慈善项目大赛、设立慈善超市、举办慈善拍卖,倡导“微慈善”、“微捐赠”等,壮大慈善金实力。市民政局提供政策支持,在宝安区慈善会开展慈善信托试点,探索资本运作。(五)创新慈善资金监管。加快建立慈善组织法人治理制度,发挥慈善组织监事会监督作用。慈善组织定期向社会公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捐赠、捐赠款物使用、慈善项目实施等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实施慈善金第三方审计,鼓励新闻媒体为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提供帮助支持和费用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