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成接受东莞日报专访:努力在创新上取得突破

04.03.2016  09:10

力争到2020年,全市打造2至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9至10个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制图/杨智宏

东莞时间网讯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带着东莞人民的殷切期望,全国人大代表、副省长、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赴京参会前夕接受 东莞日报 专访时深情地说,作为东莞人民的一名代表,能够参加这次盛会,深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

作为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样板,东莞历来都是关注的焦点,各界也希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东莞,看到一个变化中的东莞。

回顾过去一年,不论是GDP稳步提升,闯过“6000亿元”大关,还是进出口总额迈上1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 金融 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进入1万亿元俱乐部,亦或是全市引进培育一大批关系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50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10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增至12和34个,“机器换人”的突飞猛进……

上述数字在证明:东莞的发展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以实干为根本,形成多方合力,力促“新东莞奇迹”及早出现。

这些数据也表明,东莞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逐步转变,开放格局从外向依赖向内外并重逐步转变, 经济 形态从传统制造向创新型经济逐步转变。

此时的东莞,已步入新的一年,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座志在打造制造业升级版的城市,当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如何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最终缔造新的增长极?带着这些热点话题,记者近日专访了袁宝成,倾听城市决策者的声音。

谈GDP目标

“我们有基础、有信心达成这一目标”

东莞日报:东莞提出2016年GDP增长8%-8.5%的发展目标,东莞的经济增长动力有哪些?

袁宝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8.5%的目标,是综合考虑全市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发展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所制定的。“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加力攻坚转型升级,为东莞“十三五”时期和2016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招引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加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为东莞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我们有基础、有信心达成这一目标。

谈供给侧改革

打响莞货质量品牌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东莞日报:“十三五”时期东莞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采取哪些措施落实?

袁宝成:当前中央着眼战略全局,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提升社会供给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 健康 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必将为东莞注入新的蓬勃生机。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创造有效需求。东莞是一个具有强大制造能力的城市,应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将通过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市场需求等方式,大力推动东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让全国更多的商家来莞采购,让东莞的产品行销全世界,推动东莞经济实现新的增长。

一是着力打响莞货质量品牌。以巩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契机,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打响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五金模具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优质消费产品供给。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层次,加快提高传统优势产业质量水平。

二是有效引导和培育新的需求。依托全市53个新型研发机构和省级创新团队等技术力量,前瞻布局可穿戴设备、可见光通信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扶持有实力的莞企和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三是不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现代医疗等产业,重点推动东莞 旅游 业发展壮大,打造工业游、莞香游、古村游、休闲游、生态游等旅游品牌。

四是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巩固历年减负成果,加强扶企措施宣讲,为企业减轻负担,推动贷款更多向制造业倾斜。同时,继续抓好“两高一低”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

谈创新驱动

力争高企总量突破1100家

撬动40亿资本投入产业 基金

东莞日报:创新驱动在东莞“三个走在前列”中名列榜首,今年,东莞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将会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袁宝成: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努力在创新上取得突破,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东莞将创新驱动发展列为“三个走在前列”首位,目的就是为了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促使全社会主动自觉参与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体到工作当中,2016年东莞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将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

二是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设立或组建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100家,带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比上年增长12.6%,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10%以上,R&D比重达2.4%以上。

三是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四是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效扩容”。继续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团队,力争新组建新型研发机构1-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数量达8家以上。

五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孵化器建设。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筑巢育凤”计划,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孵化器、创业空间等创新载体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科技孵化载体10家,众创空间总数达到15个以上。

六是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设立市财政投入1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40亿元的产业 投资 基金,完善创新创业种子基金运作,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科技 银行 ,推动合作银行对科技型企业信贷规模增长20%以上。

谈机器换人

打造2至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东莞日报:近年来,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东莞作为中国制造业基地之一,2015年市政府“一号文”是《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2016年市政府“一号文”是《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请问接下来2016年的工作重点是哪些?

袁宝成:实施“东莞制造2025”是东莞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连续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其中2016年“一号文”以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为主题,是对“东莞制造2025”的细化和延伸,力求推动产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东莞制造2025”战略目标。贯彻落实2016年“一号文”,我们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重点针对食品、纺织、家具、鞋业等行业,针对自动化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针对典型工艺环节,开展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和对接活动。大力推广融资租赁方式,开展“零首付、零门槛”信贷扶持,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依托庞大的“机器换人”市场实施“以需引供”,引进一批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和创新团队。依托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关键部件研发。力争到2020年,全市打造2至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9至10个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东莞制造”发展。探索建设市级“工业云”平台,推动“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财政扶持,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加快无线WiFi、4G等网络建设,推进中国宽带示范市建设。

四是积极引导扶持2.5产业发展。引导企业依托原有制造优势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行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消费者需求,建立柔性、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推动传统产业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

五是加快推进绿色制造行动计划。在全市更广范围启动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和电机能效提升工作,深入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改造。完善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两高一低”企业淘汰退出,加快推动企业生产向清洁化、绿色化转型。

六是加力扶持大型骨干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推进122大型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力争2020年实现超千亿元企业零的突破。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支持和辅导其上市融资、做大做强,培养一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群,为实现“东莞制造2025”目标提供支撑。

谈节后用工

返岗率较往年有提高

部分行业“供过于求”

东莞日报: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节后的企业开工率如何?招工回流情况如何?实施“机器换人”之后,东莞用工的模式和结构发生什么改变?接下来东莞将有哪些实际抓手、侧重于哪些特色,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袁宝成:为及时掌握全市企业春节前后用工情况,每年东莞市人力资源部门在节后都会开展调查。从调查到的情况来看,今年东莞春节前后员工流动总体平稳。元宵节后,全市企业开工率97.9%,同比升高3.8%,春运回流230.8万人次,增长7.25%,员工返岗率93.7%,同比略有上升。由于员工返岗率较往年提高,企业节后用工压力减缓,抽样企业计划新招员工1863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部分福利待遇较好的电子、汽配公司还出现了应聘人数多于需求人数的局面,这是近五六年来第一次出现。2015年东莞开展的881个“机器换人”项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