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湛江项目在广东东海岛上点火投产

30.09.2015  04:59
9月25日,年产近千万吨精品钢材的宝钢湛江项目,在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上举行1号高炉点火投产。伴随湛江钢铁、炼化及配套下游产业在东海岛的逐渐投产,据预测,东海岛至2020年,岛内全社会用电负荷将达128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则可达95亿千瓦时。

原标题: 宝钢湛江项目在广东东海岛上点火投产

预计2020年东海岛内全社会用电负荷将达128万千瓦

  9月25日,年产近千万吨精品钢材的宝钢湛江项目,在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上举行1号高炉点火投产。2013年,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项目落户东海岛,广东省湛江市吹响了“大工业时代”的号角。湛江市东海岛,这个面积286平方公里的广东第一大岛屿,被定位为粤西北最大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记者从供电部门获悉,今年6月20日,广东电网东海岛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送电,是我国首个建于滩涂的500千伏电网,为湛江两个超千亿工程提供“电动力”,并为广东省粤东西北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还将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供电可靠性。

   36 根桩撑起滩涂上的铁塔

  记者了解到,该电网工程地处东海岛的滨海滩涂和海积平原,输电线路跨越粤海铁路、红树林和大门涵水道,多座铁塔位于不利施工的滩涂地段,其中几座靠近外海的铁塔四面环水,地基是通过围堰水塘而成。

  “东海岛工程是目前国内途经最长滩涂段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达到9公里”,据工程设计负责人陈冰介绍,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因为常年经受海水冲刷,滩涂地质松软,且都为淤泥。

  为了避免对东海岛当地的航道用红树林造成破坏,线路工程选择了“大跨越”方式,即架线跨越1200多米宽的大门涵水道。然而,用于架设线路的两座铁塔都高达160多米,相当于五十层楼那么高,塔材重量超过530吨。如何在40多米深的滩涂地带建起稳固的铁塔?

  线路工程项目负责人朱华告诉记者,“普通铁塔每条‘腿’只有一根桩,而大跨越的铁塔四个塔基分别内含9根桩”,他表示,“为了保证塔基不下沉,每根桩都打到地下3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那么高,用的混凝土量相当于陆地上大跨越铁塔的4-5倍”。

  此外,人工围堰而成的工地只有2500平米,为了找到支点形成拉力,在必要时调整塔身的倾斜角度,工程建设人员提前在工地周围的海里埋下了8个地锚。

   电塔巨人”可抵御13级强台风

  东海岛输变电工程位于台风侵袭的“重灾区”湛江,为了抵御台风这位“常客”每年几度的“造访”,工程从设计之初就把防风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把线路比喻为输送电力的“动脉”,那么变电站堪称“心脏”,陈冰表示,“500千伏东海岛变电站采用全联合钢架构,最大设计风速39米/秒,为广东最高,至少能抵御13级台风”。同时,部分铁塔采用“雁翅塔”造型,其导线绝缘子的特殊设计能够增加稳定性、减少风偏。

  在架空线路的导线选择上,广东电网也花费了一番心思,针对大跨越和非大跨越线路段,选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导线:非大跨越段的导线是一种铝合金芯成型铝铰线,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能力强;而大跨越段导线内含近40条钢芯,拉力和承载能力都非常强。

   环网供电满足大工业需求

  随着500千伏东海岛变电站在今年端午节的顺利投产,东海岛电网如今已拥有1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以及2回500千伏线路、4回220千伏线路,并形成 “手拉手”的环网供电方式,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

  近年来,广东电网先后投入建设500千伏东海岛输变电工程及其配套220千伏线路工程。去年底提前投运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220千伏迈宝线,成为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首个竣工投运的配套公辅项目;如今,东海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赶在了今年“6.30”之前建成,主变容量达150万千瓦,更是完全满足了东海岛的中长期用电需求,为满足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等湛江重大项目及配套下游的产业用电需求,为广东省粤东西北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伴随湛江钢铁、炼化及配套下游产业在东海岛的逐渐投产,据预测,东海岛至2020年,岛内全社会用电负荷将达128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则可达95亿千瓦时。(沈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