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实习事件引发热议 学校回应已撤回学生
央广网聊城1月24日消息(记者吴喆华 实习记者孙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昨天(23日)报道的一则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山东聊城大学强制大三学生到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佳世达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工作内容是在流水线上长时间当普工,致使部分学生出现发烧、手起泡等身体不适状况。
聊城大学昨天回应称:学校已派出工作组赶赴实习地现场处置相关事务,并将学生全部撤回。昆山康佳方面表示,该校实习生是由签约的第三方劳务公司引入,已经按照当地人社部门的要求对其中不规范的情况进行整改。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习环节为何被频繁“售卖”?
山东聊城大学2015级安全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被要求寒假期间到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佳世达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据昆山康佳工厂流水线的学生反映,不实习不发毕业证,部分学生出现发烧、手起泡等身体不适情况,“工作从早晨8点持续到晚上11点,如果做不完,甚至更晚。我们向老师提出了很多疑问和请求,但是他回复正在协商、尽快解决,还要挟我们说不完成实习不发毕业证。”
聊城大学官方微博:学校高度重视 已派人赴现场处理
昨天傍晚,聊城大学官方微博针对中国之声报道进行回应,称学校高度重视,昨天已派出校教务处处长赵长林等人赶赴同学们实习地现场处置相关事务。校方称,1月14日,该校理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到某公司实习,针对学生反映“工作时间较长、强度偏大、不适应”等问题,学校已经停止实习,撤回学生;该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到达工厂的次日返回,没有进行实习工作;学校将对该级学生的实习工作另行安排,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对于校方的回应,一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仍不满意,他认为校方没有反省自身的错误,“这根本不算是一个处理结果,只是目前的一个状态。意思是我们去了没有实习自己走了,感觉是责怪我们。我希望学校对不规范的实习进行道歉,对以后如果继续实习作出一定保证。”
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管理存在欠缺 已按要求进行整改
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昨天向中国之声回应称,1月13日,他们通过江苏我帮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接收了85名山东聊城大学实习生。接到学生投诉之后,公司经调查了解发现,主要是劳务公司变更学生实习地点,且在与学生就工厂实习工作内容的沟通上存在偏差,导致学生投诉。
昨天,当地人社部门就此事约谈昆山康佳,指出该公司人力部门与我帮您劳务公司,在顶岗实习生工作开展中,存在不规范问题。康佳集团公关负责人王钊表示,公司已经按照当地政府要求进行整改,“对于企业而言,用工荒的问题在中国国内的工厂比较严重。我们与第三方公司签订了一个长期劳务协议合同,他们负责帮我们招聘工人,生产任务比较重,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管理上确实有欠缺,针对这些问题也向政府部门作出了相关承诺,之后我们会进行相关整改。”
环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责任主要在于学校
在事件中,学生反映,学校临时更改实习单位、隐瞒工作时长。聊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苏州环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准备进入苏州佳世达工厂实习。环宇公司项目负责人陈先生指出,工厂不可能每天只工作八小时,也不可能只有白班,出现这样的问题,责任主要在于学校,“学校宣传的是吴江的一家企业,最后却来到佳士达。其实,是学校联系我们,学校提供的是学生可以实习至2月28日,实际上,学生不能实习到2月28日,如果他们24日离职,会对工厂的批量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一位知情人王先生称,这批学生经过了三层劳务公司的“转手”,最终工厂没有接收这批学生,重要的原因是发现学生是被强迫来实习的,“现场有些学生都哭了,哪有这种强制让学生来实习的?”
聊城大学实习事件引发微博热议 各大学校学生纷纷爆料
中国之声对聊城大学实习事件进行报道之后,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网友对事件评论超过两万条。很多网友都反映,学校以实习、勤工俭学的名义,要求学生去工厂流水线打工,“不实习不发毕业证”的情况非常普遍。
据媒体报道,去年7月,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多名大二学生称被学校强制前往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进行长达3个月的实习并被强迫签署三方协议。
在中国之声微博里,也接到多个爆料。一位山东某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称,学校以“工学交替”的名义,要求学生去一家科技公司上课,实际上是当客服接热线,工作时长六个月,不去不发毕业证;江西某学院的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被派去江苏淮安的一家酒店实习,其实就是做服务员;某大学长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透露,他去苏州的一家电子厂实习过三个月零三个星期,“中介公司旺季会给社会工四五千元的返费,学生工没有。学生们不大愿意去,因为跟专业没关系,我们是土木工程专业。”
针对微博中反映的情况,记者将和学校以及当地进一步核实了解。
记者梳理一些案例发现,强制实习和专业无关,学校通过中介赚取费用,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是共性。一位高校教师表示,实习是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找到大量接受学生的实习单位并不容易。工厂成为能接受数以百千计学生的选择之一。而且,中介公司会给学校一笔费用。去工厂实习既赚钱又能完成实习,成为当下很多高校、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普遍做法。聊城大学实习事件中,劳务中介环宇公司陈先生说:“我介绍人去厂里上班,介绍人会支付我一笔费用,不是我从学生那里扣钱,不排除学校会赚这笔钱。中职和高职还多一点,本科的确很少。”
工厂竟成高校实习基地!面对已经遍地开花的实习乱象,教育部门应该如何管理和规范?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