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期“三下乡”】团队建设显成效 实践育人促发展
7月15日,工程学院“农机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完成各项预定任务,顺利返校。在“三下乡”过程中,实践团通过树立愿景塑造先进团队文化,通过建章立制保障团队运行规范,通过项目运作提高团队管理效率,通过合理引导保证实践育人效果,真正实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育人目标。
树立愿景,塑造先进团队文化
团队的共同愿景由个人目标汇聚而成。“三下乡”启动之前,指导老师召集团队成员召开多次筹备会议,提高“三下乡”成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通过团队成员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了团队成员一致认可的队名“农机人”、队旗、团队目标、活动主题、日程安排等显性团队文化内容。
建章立制,保障团队运行规范
“三下乡”实践过程中,安全工作是首要工作,“农机人”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纪律制度,成员的所有活动必须服从集体的统一安排。与此同时,团队明确的财务制度、“三下乡”成员日记制度、成员考核制度、应急预案等都保障了团队运作规范化。
项目运作,提高团队管理效率
“农机人”团队的活动内容包括义务电修、农村电商培训、基层团建交流、农村农业机械化推广程度调研等。团队引入矩阵式项目管理理念,根据活动内容成立相应的项目组,每一个项目组的成员既是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要协助其他项目组完成任务。团队共成立了调研组、义修组、宣传组、后勤组、4个小组。矩阵式项目管理充分发挥了团队成员的特长,大大提高了团队的管理效率。
合理引导,保证实践育人效果
有效的引导对“三下乡”实际育人效果的取得有着重要意义。“三下乡”之前,团队就对对实践队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课题选择、义务电修等方面的理论培训和技术交流;同时,团队实行每日一总结制度,通过边实践边总结,提高团队成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保证实践育人实践效果的取得。(文图/工程学院 傅梅芳)
(责任编辑: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