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改革2020年将完成 或实现依法独立监督

10.12.2015  10:42

《新闻1+1》2015年12月9日

  ——审计制度大改革,2020见分晓!

(节目导视)

解说:

审计制度即将展开大改革,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将会出现怎样变化?

刘正均 审计署法规司司长:

一些专项的资金从来都没有审计过,过去很少对党委重要负责同志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解说:

省长审、市长审,书记也要审,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一个都不缺。

吴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不仅是要看效率,还要看效果,还要看是不是公正,还要看老百姓是不是满意。

解说: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审计机构即将面临什么变化?

《新闻1+1》今日关注:审计制度大改革,2020见分晓!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昨天中办和国办对外公布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还有配套文件,我们先来看看媒体对于这条信息他们怎么去总结出来的标题。

你看,我国启动最大规模审计制度改革;建国以来首次从中央直接下发指示;还有打破壁垒,迈上新台阶。即便我想作为外行,也能从这些标题里面嗅出这样一种改革的重大意义。

那好了,这次改革的内容,主要的内容都是哪些,另外改革之后的审计工作,谁审、审谁、怎么审,等等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也特别请到了审计署副审计长袁野来回答这些问题,欢迎您。我们还是首先来看一下这个《意见》出台以后舆论的反映是什么。

(播放短片)

审计署审计长 刘家义:

审计44个中央部门及303个所属单位,抽查财政拨款预算2213.49亿元。

解说:

这是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今年6月28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从1996年7月,时任审计署审计长郭振乾第一次向全国人大做报告开始,这样的形式,已经持续了十九年;从郭振乾,到李金华,再到现在的刘家义,三任审计长,十九年间,每年一份沉甸甸的审计工作报告如约送上,它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的发展进程。

2014年度审计报告,一万多字,十项内容,其中,涉及各项审计需要移送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达800多起。

“三公”经费、会议费等管理使用中还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的四个方面问题。

审计署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远集团等14家中央企业审计发现,主要是企业违规决策、违规经营造成损失。

而面对这份报告,参加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也依然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有委员建议,每年审计都有一些问题是屡审屡犯,应该围绕这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认真设计改革方案;也有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审计结果公开的力度。近年来,围绕着审计报告的讨论,触及到的,往往是这个国家深层次的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昨天,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一经发布,就被舆论喻为,这将拉开我国审计制度大改革的序幕。

“重点部门单位每年都要审计”、“党政一把手要一起审计”、“让地方审计机关保持独立性”,这是今天被舆论认为是此份《意见》中最受关注的三个改革,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也在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署名文章,进一步详细解读昨天出台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其中提到:“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吴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今后这种全覆盖它的概念就更宽了,不仅是一个对财政,对预算,对决算。而且很重要的它是对你的人财物整个投入的效率,不仅是要看效率,还要看效果,还要看是不是公正,还要看老百姓是不是满意。

解说:

“如何保障审计的独立性”?也被媒体认为是此次审计制度改革的核心。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围绕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合力和独立性,强化全国审计工作统筹。

2020,还有四年时间,这是中央确定的审计制度大改革的日程表,怎么改?而明年六月的审计工作报告,又能否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