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拦开“宝马”住保障房 申请户逐个过筛
2013年,仅中央财政下达保障房补助资金就达1749亿元。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
2013年,审计查出有4.75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售)1.93万套、住房货币补贴5035.99万元
家里有两室一厅,院子里有花园。72岁的贵州省贵阳市老人杨淑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老了能住这样的房子,我这一辈子知足了。”
令杨淑珍感到满足的并非“高档社区”,而是由贵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贵阳市花溪桐木岭小区。
距离贵阳市几千公里外的吉林省长春市首山逸居的年近八旬的李玉琴与邻居们也在温暖的阳光下安享晚年。他们居住的社区同样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根据中央安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建设完成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这也就意味着全国有3600万户像杨淑珍、李玉琴这样买不起房子的贫困人群,也可以住上体面房子。
根据审计署7月18日发布的《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2013年,仅中央财政下达保障房补助资金就达1749亿元。公开的信息称,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资力度还会不断加大。
保障房里会不会混入开着宝马车的本不该享受这种保障的人群?近乎天文数字的政府投入能否不被挪用?能够对此给出答案的恐怕只有审计署。从2009年起,审计署开始连续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审计。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到吉林省、贵州省进行采访,在走访了多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的多家住户以及审计部门、住建部门后,记者发现,跟踪审计已经成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有了审计监督,社会上真正需要救助的人群才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而有着“最美女市长”之称的吉林省舒兰市副市长韩迎新也因审计而落马。
申请户逐个过筛子
首山逸居是长春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社区,去年12月,李玉琴与她85岁的老伴王大爷住进了这个小区。“要不是有保障房政策,我们到死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李玉琴说,依她家的收入状况,这一辈子也不可能买上一套像样的房子。在首山逸居,有这种感觉的并非李玉琴一家。
审计署派出吉林的审计组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按照规划,吉林省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分别为36.27万套、30.38万套、16.11万套。根据审计署的安排,审计组已经连续两年对吉林省的保障房建设进行了跟踪审计。
按照传统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需要逐户调查。“80多万套保障房,如果挨家挨户走访显然不现实。”审计组有关负责人说,面对审计遇到的困难,审计组根据审计署关于审计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出了计算机数据比对核实方法,利用信息比对的方法对每一个保障房申请对象过筛子。
此后,审计组向吉林省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建议由政府牵头统一建设信息查询比对平台,在需要保障房的人群提出住房申请时就先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剔除出去。
2012年,由长春市政府一次性投入340万元建设的长春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只要将申请保障房的申请人信息输入系统,即可对申请人的车辆、房屋、纳税等18种数据信息进行核实。”负责系统运营的长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春市包括审计、民政、住建等8个部门都在用这套系统,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可有效地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混入被保障人群。
对于直接负责保障房建设的长春市房地局来说,这个信息平台直接促进了对保障对象审核手段的提升。长春市房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个信息平台“比单位开证明,张贴公告牌等等都好使”。
据审计人员介绍,吉林省有一个城市采纳了审计建议后,2012年不符合条件享受保障性住房家庭的数量较上年明显下降,降幅达75%。
从全国层面,根据审计署7月8日发布的公告,2013年,审计查出5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安置实施不规范,其中,违规分配安置住房933套,违规发放改造安置资金1291.84万元;同时,一些地区由于资格审核把关不严、纠错清退等基础工作薄弱,有4.75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售)1.93万套、住房货币补贴5035.99万元。
而根据审计署的建议,这些违规住保障房的人群需要全部退出,违规拿到的补贴也要全额返还。
首个县级住房保障局
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经济相对落后,但是,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并未因此例外。据贵州省住建厅相关人员介绍,截至2014年3月底,贵州省累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22.21万套,保障对象从2007年底0.83万户,增加到53.16万户,住房保障覆盖率达12.9%。
在贵州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贵州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能够顺利推进,与贵州省审计厅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监督力度密不可分。
贵州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贵州省审计厅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两次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贵州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全覆盖式的跟踪审计。审计工程项目超过千个。
贵州省审计厅投资处负责人透露,在审计过程中他们发现,贵州省在保障房营运管理方面,一些地区的保障对象基础数据不全,物业管理不到位。
“原来住的是租来的不到40平方米的小平房,黑黢黢的。房子里耗子到处跑,到了夏天,蚊子更是多得数不清。直到2012年,住到这来了,才算是住上了正经房子。”杨淑珍说。
然而,就是这个桐木岭小区也曾遭遇难题。
“桐木岭小区因所在地区相对偏远,周边配套也不好,摇号时,1600套房子只有500多户参加摇号,不需要摇号,只要报名就能入住,就是这样居然还剩下1000多套房子。”贵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贵州省审计厅的建议下,贵阳市住建局决定加强小区的配套建设,增加人文关怀。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桐木岭小区专门配套建设了幼儿园、管理用房等服务设施,面积达到1535平方米。同时,在小区内建设爱心书屋、“绿丝带”志愿服务站等纯公益性质的便民设施,针对小区保障户中的贫困家庭,开设技能培训、法制教育、健康常识、道德讲堂等内容的课堂。
江西省住建厅及贵阳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贵州保障房审计还直接促成了修文县住房保障局的成立。
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审计署派出审计组对修文县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审计,就是根据这次审计建议,修文县在全省成立了首家县级住房保障管理局,并落实事业编制7名。自成立住房保障管理局以来,修文县配备了专业队伍和工作经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也步入正轨。
审计牵出腐败案
审计署7月18日发布的公告披露,在2013年的保障房建设中,有237个项目或单位挪用安居工程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专项资金78.29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开发、还贷出借、投资经营、弥补工作经费等非安居工程支出。同时,审计署还查出,38个单位和部分个人通过虚报资料、重复申报等方式,套取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
巨额资金被挪用、套取背后有没有经济犯罪案件?《法制日报》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就了解到了这样的案件。
吉林省舒兰市常务副市长韩迎新,网上也称“史上最美最狠女市长”,她的落马就是源于保障房审计。
据审计人员介绍,2012年12月,审计署派出审计组对吉林省舒兰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单位造价进行横向纵向比对,发现舒兰市2012年保障房单位造价居然达到一平方米2000多元,高于历年和同期1000多元的平均水平。”参与这次审计的审计人员说,这个发现让他们很快锁定了审计重点。
越深入审计发现的问题越多。“建设总规模在10万多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居然由一家公司竞标成功。”审计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而且承接这一工程的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不具备相应资质。通过层层审计调查,审计组最终发现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是分管城建的常务女副市长韩迎新。
审计组通过审计查实,某公司与舒兰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同年成立,在没有任何自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却通过了韩迎新的审核和批示,并在韩迎新的直接指使下,舒兰市相关部门给该公司拨款近2亿元作为其项目运作经费;该公司个别款项也辗转打入了韩迎新亲属相关账户。
在成功应对“说情关”“利诱关”“恐吓关”等诸多关卡后,审计人员最终查明韩迎新涉嫌受贿的犯罪线索。
这位审计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通过审计发现,韩迎新利用手中职权,借分管财政、发改和建设等要害部门的便利,安排财政为某公司预付工程款。同时,她采取“借财政的鸡生个人的蛋”的运作方式,在企业无相应资质,无任何自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内外勾结,围标、串标等手段使她安排的公司取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这位审计人员透露,通过审计,他们发现在这起案件中,民营企业或从中非法获取1.5亿元巨额利益。
审计组表示,审计署将问题线索向有关部门反映后,韩迎新目前已被双开,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就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查出的问题,7月18日,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对严重违纪违规和涉嫌经济犯罪的问题,审计机关已依法移送纪检监察和公安机关处理。(记者 郄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