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乡文化浓 美景醉人心

28.06.2014  19:59


老记们用长枪短炮记录灵光寺千亩茶田的美丽风光。(连志城 摄)


媒体嘉宾在叶剑英故居参观。


记者们在百侯镇三十六巷骑行。

  ●本报记者  秦秋霖  王玉婷

  实 习 生  刘思琪

  昨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本报联合组织的全国地市报新媒体发展研讨会暨世界客都梅州行“走转改”活动走进梅县区和大埔县。来自全国22家地市报媒体的60多名记者冒着高温酷暑,先后深入雁洋镇叶剑英故居、桥溪古韵景区以及大埔县文化中心、百侯镇等地,开展调研采访,收集素材资料。他们用心感受客家秀美的山水及深厚的人文底蕴,认真记录我市从城市到田间地头的发展变化,力图为广大读者奉献带有厚度的新闻报道。

  叹红色文化 赏精致建筑

  昨日一大早,记者们纷纷背上自己的采访包和摄像机出发前往梅县区雁洋镇。在叶帅故居和叶剑英纪念馆,他们边听边看,不时向讲解员咨询提问,同时用笔和镜头记录下重要的信息。“叶剑英元帅是开国元勋,叶帅精神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这里不仅是爱国教育基地,还可打造成廉政教育的学习基地,让更多人来弘扬叶帅精神以及学习客家的传统美德。”福建省石狮日报记者李琳毅如是说。

  在桥溪古韵,记者们不断按着快门,将小桥、溪水、古树、民居等秀美的客家山村田园风光锁定在镜头里。面对多座保存完好的精致客家古建筑和古色古香的船木栈道,记者们忍不住啧啧称赞。在雁南飞、灵光寺、雁鸣湖等景区,独特的人文环境及良好的生态,让老记们眼前一亮。不少人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和现场感悟上传到微信朋友圈,将客家的美丽山水风光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雁洋,让我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北孝感日报孝感网总编陈立吾告诉记者,桥溪古韵的建筑根植于客家文化并保留完整,可见中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传承,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后代子孙意义重大。

  赞民俗风情 访人文百侯

  大埔县有“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之美誉,该县优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历史厚重的古迹贤踪、独特的人文风情和陶瓷文化,让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赞不绝口。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养在深闺的美丽“姑娘”广而告之。

  在大埔文化中心陶瓷馆,记者们欣赏到了该县出产的青花瓷器,了解到了陶瓷文化。“以前较多关注的是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但这次看到大埔精美的青花瓷后,着实让我震撼,质地轻而薄,设计巧而精,既有实用性,又不乏欣赏性,很有特色。”来自海南海口晚报的编委易桂清对展陈的青花瓷笔筒爱不释手。他说,日后还将会更多地关注大埔的陶瓷文化。走出陶瓷馆,记者们便被广东汉剧演员们悠扬的歌声所吸引,不少记者拿出手机或相机,将整出汉剧全程记录下来。直到坐车离开,有记者还在车内哼唱刚刚那“一听倾心”的汉剧。

  在百侯镇,记者们观传统客家民居,走老街古巷,赏民俗风情。“古老的建筑能够保护得如此完好,实为不易。”河南平顶山日报新媒体部主任欧阳永表示,百侯保护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的方法,值得推介。沿着古朴的村道,记者们来到永思堂观看了别具一格的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表演。“发展历史有多久”“如何传承这项技艺”……表演刚一结束,记者们随即围上前拉着演员开始采访,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全国媒体都来关注我们家乡,很激动,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把我们美丽的家乡告诉更多的人。”侯南村村民杨姨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