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重阳节
●柯宙新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始于战国时期,盛于汉代中原,后广泛传播至全国各地。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迫害后,戚夫人的贴身侍女贾某被逐出宫外,嫁与贫民为妻。据说贾某离宫后将此说带至民间:在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还记载着一则故事:东汉方士弗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有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装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按照弗长房的建议,带着全家老小去山上避难,晚上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认为灾难由牲畜所代。从此,人们每年九月初九就去登高避邪,于是相沿成俗,成为佳节。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重阳节之俗到了唐朝更盛行,许多诗人为之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佳句千余年来,老幼皆诵。
客家人因战乱及其他一些原因,自古南迁至岭南山多林密荒蛮之地,并将此民俗节日带到新迁之地,常称之为“九月节”,又名“兜尾节”,认为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且素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所以,客家人过“九月节”特别隆重。忙时各顾生活,闲时相互串门。在重阳佳节之际,恰逢秋收农闲,更是探亲访友的良好时机,亲人团聚,族人联谊,互赠佳品,交流谋生心得。这个节日最为普遍的活动是插茱萸、饮菊花酒、放风筝、登山游玩。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西京杂记》又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此外,《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风筝即是古时的“纸鹞”,五代以后谓之“风筝”。于重阳节前后或是重阳节当天放风筝,亦是某些客籍地区的特有习俗。风筝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枝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岭南气候多潮湿,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难放风筝;重阳前后,秋高气爽,金风怡人,客家人登山望远,于户外活动中放纸鹞随处可见。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以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甚至不少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