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客家围龙屋保护迎来崭新的“春天”

28.02.2018  12:13

  ■ 禺 安

  备受瞩目的《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天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市自拥有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二部地方法规,《条例》内容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适用范畴、有责任主体、有名录规范、有规划细则、有资金保障、有活化利用、有奖有罚有激励,操作性极强,其实施意味着我市客家围龙屋保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客家围龙屋是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迹,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她见证了客家人筚路蓝缕开枝散叶的艰辛,凝聚着客家人抱团取暖天地人和的智慧,已深深融入客家人的血脉,成为客家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和客家文化最重要的物化承载。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有2万余座,遍布于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值得庆幸的是,为防止客家围龙屋因各种原因日渐老化消亡的危险,早在2009年,我市就启动了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目前各县(市、区)上报的围龙屋达6000多座。如今,且不说围龙屋在各地乡镇随处可见,就算走在梅城街头,在高楼林立仍不时可见围龙屋兀然屹立,与城镇化相生相伴。这不能不说是梅州客家人的幸事。

  而此次《条例》的实施,则在制度上为客家围龙屋的保护提供了刚性保障。《条例》将列入保护名录的客家围龙屋分为三大类,并相应地在规划、保护、利用等方面作出分类规定、精准指引。更重要的是,《条例》不仅明确了保护客家围龙屋的奖惩机制,而且对保护责任进行层层落实,具体到单位、到镇村、到个人,形成全方位的责任链条。在此基础上,《条例》还提倡多种活化保护利用方式,鼓励所有权人成立客家围龙屋管理小组、依法利用客家围龙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传统手工业、开办民宿经营等。彰显了既有红线底线碰不得,又有灵活举措接地气的科学立法精神。

  如同春雨之于树木,可以预见,《条例》的实施将让客家围龙屋焕发勃勃生机。客家围龙屋,这个承载千年客家人文的精神图腾,也将伴随着岁月的洗礼,显示出历久弥坚的文化力量。尤其是时值元宵将至,当我们团聚在围龙屋里举行热闹喜庆的“赏灯”仪式时,围龙屋就是乡愁、亲情,就是融化时间、空间阻隔的心灵家园。

韶关始兴利用围楼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原标题:活化旧围楼振兴新农村   新春走基层Gd.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