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客家文博会成交额约5000万元

16.10.2015  12:10
作为客家地区的文化创意博览交易盛会,本届文博会着重体现客家特色,展馆内既有客家特色的文艺演出,又有客家特色衍生产品,还有体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教育馆、体现梅州“足球之乡”特色的体育馆、体现梅州文化体制改革新成果的传媒影视馆等,内容丰富、类别多样,客家特色鲜明。

  本报讯  (记者郑炜梅)记者昨日从第三届客家文博会组委会了解到,为期四天的第三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交易会成交额约5000万元。

  经过前两届酝酿发酵,客家文博会已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届招展得到了各地的积极支持,共有来自台湾以及广东、福建、江西、广西、云南、湖南、北京、江苏等地的134家参展商参展。各参展商展品层次较高,其中不乏陶作坊、法蓝瓷等知名企业产品。作为客家地区的文化创意博览交易盛会,本届文博会着重体现客家特色,展馆内既有客家特色的文艺演出,又有客家特色衍生产品,还有体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教育馆、体现梅州“足球之乡”特色的体育馆、体现梅州文化体制改革新成果的传媒影视馆等,内容丰富、类别多样,客家特色鲜明。

  在展示各地文创展品之余,本届文博会更加突出交易性,参展的数千件展品大部分是可淘可购的文创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成交额(含意向成交额)近5000万元,实际成交额达2900.1万元。从现场成交额分析,本地客属文创馆现场成交额达501.7万元,其中艺术产品较受欢迎,如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冠牌根艺厂的根艺作品营业额达80多万元,蕉岭曼地亚红豆杉衍生产品订单量也已突破20万元;台湾馆现场成交额达333.1万元,其中法蓝瓷一举夺下该馆的业绩王,营业额高达40多万元。各参展企业在借助本次展会推广企业文化、创意之余,也寻找到了很多合作伙伴,如梅州市百家姓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文博会发展了3家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