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农村的田园诗——李新《一剪梅》赏析

26.05.2014  11:16

  ●叶增兴

  一剪梅·南方春色

  绿满村前映窗纱。白了梨花,红了桃花。田畴如镜水车哗。秧出新芽,人采朝霞。

  姑嫂耕耘兼务家。种了西瓜,又摘枇杷。男人外出走天涯。盖了楼房,又置轻车。

  ——福州市·李新

  李新,梅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中学毕业,于解放前夕参加了闽粤赣边纵队,成为一名游击战士,曾参与解放武平县,后在福州市离休。

  由于诗人在粤东农村长大,又较长时间在粤东山区打游击,农村生活底蕴深厚,所以写出来的诗词,生活气息浓厚。

  词的开头一下就把阳春三月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呈现在读者面前。接着是:“田畴如镜水车哗。秧出新芽,人采朝霞。”这就非常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一是山区农村(因为只有山区有溪流的地方才有水车);二是新农村的水利建设良好;三是风调雨顺,群众安居乐业。特别是“人采朝霞”一句,既形象地反映出“日出而作”的农民积极性,又反映出今天农民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中的幸福心情。为什么诗人不说“人沐朝霞”,而要用一个“”字?这正是作者独到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高妙手法!

  由于粤东客家农村地少人多,每个家庭单靠农业难以维持生计,所以这里的男人历来都是外出谋生,藉以帮助解决全家生活;剩下的农业和一切家务,就全靠妇女担纲了。词的下阕便真实地反映出来。即使这样,在旧社会客家农村人的生活仍然是度日如年。只有解放后,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生活才“芝麻开花节节高”。词的最后仅用八个字便概括出来了:“盖了楼房,置了轻车”!(“”字以客方言入韵)。

  综观该词不用一典,语言朴实而通俗易懂,词句简短而内涵丰富;字眼精炼而准确,形象鲜明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而倍觉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