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凡谈创作客家特色的作品——写客家,不应止于客家

04.06.2016  11:06
昨日,国家一级作家肖克凡应梅州市文联邀请,来梅以“从生活到创作”为主题开讲座。讲座结束后,他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了对梅州文坛的印象,并就我市作家应如何创作出鲜活的作品提出了建议。

肖克凡,天津人,天津文学院原院长、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长篇小说《鼠年》《原址》《生铁开花》等7部,小说集《赌者》《你为谁守身如玉》等12部,散文随笔集《我的少年王朝》等。是张艺谋导演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编剧。

  昨日,国家一级作家肖克凡应梅州市文联邀请,来梅以“从生活到创作”为主题开讲座。讲座结束后,他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了对梅州文坛的印象,并就我市作家应如何创作出鲜活的作品提出了建议。

  “客家人身上流淌着中原人的血液”

  记者(以下简称“记”):据我们了解,这是您第三次来梅,能否谈谈您对梅州的印象?

  肖克凡(以下简称“肖”):第一次来到梅州,我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作为世界客都,梅州处处都散发着客家气息,客家文化氛围浓郁。这次我走访了多个县(市、区),对梅州的山水和客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和了解,包括客家美食、生活方式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把中华民族传统尤其是客家文化保存得特别完好,值得点赞。

  此次来梅,看不出梅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说明近几年梅州有了巨大变化。我在采风过程中,意外发现梅州人在说“烫”的时候是用“烧”来表达,与河南人一样。这个细节说明了客家人身上流淌着中原人的血液,也说明了文化的坚固性。这一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可能是一篇文章的新起点,这让我很兴奋也很感慨。

  “梅州文化群众基础厚实”

  记:此次来梅,梅州文坛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肖:与北方一些地方相比,梅州文化的群众基础厚实。我采风时接触到很多梅州的文化爱好者和文学创作者。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让人感动、钦佩。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质量较高。可以说,梅州文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北方,很多地方文学创作者寥寥无几,文学氛围也稍逊一筹。我感觉梅州各县(市、区)对文化和文化事业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助推梅州文学发展,甚至有些方面做得比天津等地都要好。我认为,梅州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土壤的地方,今后将不断涌现文学作品,希望它一直培育和根植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

  “进行客家文化的创作时,要对其他文化有更为广阔的理解”

  记:梅州拥有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您觉得梅州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应如何创作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学作品?

  肖:这是一个双面性的问题。一些地方因没有明显的地区文化特色而苦恼。但是梅州有着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本土作家的创作。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过于想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这不仅是梅州地区面临的问题,也是汉语作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记:要怎么去突破这种局限性呢?

  肖:要突破这种局限性,需要我们对自身文化有独特的见解和思考,然后用最独特的个性化语言表达出来。每个人写作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把握住地方文化精髓,用发现的眼睛加上情感的积淀,才能写出鲜活的作品。在创作客家文化题材的作品时,除了从文化共性的角度去写,更重要的是要对客家的历史有深刻的了解且有独特的理解。在写作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客家文化上,而是要扩大自身视野,调整文化角度,对接其他地方的文化,再反观中华和客家文化,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更为深刻的认识。所以,进行客家文化的创作时,除了要熟悉客家文化,还要对其他文化有更为广阔的理解、认识,形成观察问题的新角度。

  记:在您接下来的文化创作中,会不会融入一些客家元素?

  肖:前两次来梅州,回去我都写了一些文章,表达我眼中的“客家”。写作是一种诉说。每到一个地方采风,我都在寻找创作的灵感,也会把所感所想表达出来,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我会把此次来梅采风所遇所感积累成我的文学写作素材,适时创作一些新作品。

  ●本报记者  李  跃

  实 习 生  李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