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客都情”活动--越洋来梅寻文化之根

11.06.2014  12:10


交流团成员在客家研究院参观,对客家农具、日用品等兴趣浓厚。(连志城 摄)

  ●本报记者  刘奕宏

  见习记者  杨  敏

  为期4天的首期“海外学子客都情”活动9日圆满结束。短短的几天行程,交流团的马来西亚和台湾学子们对梅州展开文化寻根之旅,记者随行直击,见证行程中客家的历史、建筑、民俗、方言的魅力,伴生的文化亲切感勾起海外学子沉睡的文化基因……

  “再不来了解,客家认知会断层”

  交流团大部分是中学生,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他们中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祖籍在梅州。

  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望着大大的“公式”字,从这里开始了解客家源流。祖籍梅县的罗颖丽一会儿拿相机拍摄客家人传统花轿,一会儿念起了馆内展示的客家女性“四头四尾”的民谚。

  古征东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客家后裔,祖籍在惠州,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团员中年龄较大的他认真地观看了中国客家博物馆的每一个细节,“从客家来源、迁徙历史介绍和生活用具中,我看到了祖辈们过马来西亚之前的生活。”他表示,在马来西亚,城市快节奏生活让亲人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他爷爷奶奶去世之后,家族的客家文化传承趋于淡薄。古征东认为:“如果一直不来了解,新一代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就会断层。”

  山歌山水,构成难忘的经历

  领队的团长黄观友已经是第四次回到梅州了,他对自己祖籍地了如指掌,“对故乡的回忆会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像自家的堂号、通向家里的小路。”

  在嘉应学院,交流团除了听客家源流、客家方言、汉剧讲座之外,山歌大师汤明哲还给他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山歌课。课堂上学生们颇有兴致地和汤老师对起了山歌。

  在活动的第二天,交流团成员们游览平远五指石天道时,惊呼栈道的宏伟,更赞叹人工栈道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山的两头,孩子们在此活学现用对起了昨天刚学会的客家山歌,虽然有点拿腔拿调,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不,来到松溪河的游船上,大伙的山歌号子咿呀响起。

  合做“酿豆腐”交流两地情

  在梅县区雁洋镇的一家酒店里,主办方特意为这群来自异地的学子和嘉应学院的学生安排了有趣的互动活动,他们分成四桌,将蔬菜和肉等各种原材料加工做成可口的客家菜。他们一边将豆腐按照各自饮食习惯,切成三角形或正方形,一边交流着“酿豆腐”的两地做法。不同的酿豆腐形状,象征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域的繁衍发展,它们被放进了同一个蒸锅,一同呈现在饭桌上。

  罗美薇是马来西亚第四代客家华裔,还在上中学。她对梅州印象最深刻的是客家菜。“同龄的孩子对自己的历史都不了解,只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而我现在才知道平时家里做的一些菜是客家菜。”

  小小的罗美薇似乎很懂得传承的意义,她说父亲从小教育自己:客家人要说客家话,客家文化要一直传承下去,不可以断。“这次还了解了客家山歌,以后想要继续学,将来传给我的儿子、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