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客都民意警务”战略 推进“平安梅州”创建

15.02.2015  12:1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在刚刚结束的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作了专门的问卷调查,98.5%的与会人员认为梅州社会治安好。这是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实施“客都民意警务”战略,扎实推进“平安梅州”创建结出的硕果。“客都民意警务”还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我市公安部门以民意为导向,牢固树立打击第一主业的意识,认真开展“六大专项”打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实现命案全破,破案绝对数、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破案率、多发性侵财犯罪破案绝对数、抓获逃犯数大幅上升,刑事发案、命案发案、八类严重暴力案件、多发性侵财犯罪明显下降。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初步实现了社会治安好、群众评价好、警察形象好的“三好”目标。

  我市坚持以民意主导警务,把有效打击放在首位,对群众反映强烈、治安影响重大的案件坚持重点打击。去年全市实现命案全破,并破获了一批涉毒要案,5个制毒窝点刚转移到梅州就被捣毁,受到了省公安厅的表扬。通过专项打击,梅城一年内未发生小汽车被盗案件,创历史最好成绩。

  梅州公安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创办了全国第一份《青少年警讯》周报,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赠阅。该报纸融汇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等内容,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据统计,我市未成年人涉罪比例逐年下降,南方法治报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实践基地也相继落户梅州。

  我市积极以民意支撑警务,最大限度发动群众参与治安工作,为平安建设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全市许多乡村都组建了联防队。而在城市,居民小区推选出业主委员,完善小区的安防和治理,打造成有客家神韵的“新围龙平安小区”。去年以来,全市新增群防群治队伍809个,聘请巡防队员5066人。同时,为了鼓励市民参与治安建设,梅州公安专门出台《关于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活动奖励办法》,2014年以来共奖励群众60万多元。

  与此同时,梅州公安出台《依法履职七项规定》,以确保“执法规范化”和“队伍正规化”,全市涉警舆情数量同比下降81%,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注重基层基础、主动预警、快速反应等,为实现“客都民意警务”提供能力保障。去年11月,梅城新增的37个高清“电子警察”正式上岗,对城区交通复杂地段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处罚,有效解决了因交通违法造成的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去年12月,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评审专家的现场评审,成为粤东地区第一家通过评审的司法鉴定机构。刑事技术的增强,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潮华  彭华  陈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