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殡葬工为了家人拒绝上镜:怕别人因此不跟家里人来往

30.03.2015  13:52

看淡职业忌讳,为了家人拒绝上镜

“我一上镜,

孩子就没人跟他玩了”

东莞时间网讯 何书生穿着工作服,胸口贴着一个序号牌。今年48岁的他,已经在遗体搬运岗位工作了20多年。

尽管他对职业忌讳早已看淡,但是,当记者的摄像头对着他时,他却拒绝了。

“一上镜,(我的)小孩就没人跟他玩了。”何书生说,现实如此,就算你自己不在乎,也不能完全不在乎妻儿的感受。

兄弟俩都是殡葬工

何书生兄弟俩都在市殡仪馆工作。何书生入行是受哥哥的影响。当年,市殡仪馆还在旧址时,哥哥何劲生(化名)就是一名火化工。

“有时,我会来这(殡仪馆)找哥哥玩,来得多了,有人就问我敢不敢做这一行,我说有什么不敢的。”何书生说。那还是1991年,至今已经20多年。

而说起何书生的哥哥何劲生,连赵馆长也竖起大拇指。何劲生1989年开始在火化车间工作。工作中,他有时会接触到一些家境贫困、痛失亲人的家庭,每一次,他都会伸出援手。汶川地震后,何劲生还悄悄购买3000公斤大米,通过市捐助接收站发往灾区。

近年来,他还陆续向惠州、韶关等地贫困学生捐助课桌椅、文具用品约10万元。

搬运恐怖遗体后呕吐了一周

何书生说,刚参加工作不久,他遇到过一具非正常死亡的遗体。至今20年了,他还记得很清楚,那位男死者死了一个星期,尸体泡在水里,体积膨胀了一倍,尸身发臭,还长了很多虫。

“够胆就过来帮忙,不敢就一边站着去。”当时,老师傅撂下这句话。何书生犹豫了一会,便戴上手套搬运遗体。当时,遗体搬运工作没有防护服,只有一双手套,什么遗体都照样搬。

回到殡仪馆后,何书生先将遗体安放好,做好交接工作,再去洗手。

“那一次回来后,我洗了几次手,总认为洗不干净。最要命的是吃不下,吃下去就吐,持续了一个星期。”何书生说。

搬运遗体也有淡季和旺季

近几年,何书生升了股长,日常工作主要是调度工人,遇到旺季,也会亲自搬运遗体。

搬运遗体也分旺季和淡季?面对记者的惊讶,何书生很平静地点点头。每年到了秋冬季,因天气寒冷,死亡人数相对多些。忙的时候,一天大约要搬运50具左右的遗体;春夏季算是淡季,每天大约搬运30具左右的遗体。

早些年,何书生每天都会接运尸体好几具。有时,身体太累了,夜晚会做梦。

“睡下去,梦见刚才干活的那个人的脸,一下就惊醒了。”何书生说。

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何书生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强。最近一些年,他已经不会再在夜晚做噩梦了。

春节没朋友来拜年

何书生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已大学毕业,女儿在读高中。

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知道你父亲做这一行,很多人不跟你一起玩。”

确实,职业曾经给子女带来的困扰,是何书生最介意的。甚至,自己曾经的朋友、同学,也因为知道他的职业后,渐渐与他疏远。

每个春节,除了给自己父母、骨肉兄弟拜年之外,其他亲戚、朋友家里都是不去的。也几乎没有亲朋好友会来家里拜年做客。因此,何书生的朋友圈非常小,除了骨肉亲戚,就是同事。

这可能就是职业之殇吧。如今,他早已看淡。20多年了,妻子也从反对到逐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