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039家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被记分

14.04.2015  12:40

  4月13日下午,深圳市卫生监督局通报了2014年全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和110家市管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政处罚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全市共有1039家医疗机构因不良执业被记分,占全市医疗机构的三分之一,其中累计记分10分以上的有156家被通报批评,比2013年增长了40%,不良执业主要集中在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违法诊疗规范等问题上。

  而在110家市管医疗机构中,共对51家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及3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135宗行政处罚,罚没款金额734733.2元。

   记10分以上医院增四成

  2014年度,深圳市、区、街道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3133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医院164家、门诊部449家、诊所1558家、社康中心599家、医务室卫生站312家、采供血及其他机构51家,覆盖率达到100%,同时依法对医疗机构执业违法行为给予了行政处罚和不良执业记分,并作为医疗机构年度医疗质量评估和年度校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共对1039家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予以记分,共计记分4942分。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市记分累计10分以上(含10)分的156家医疗机构予以通报批评,其中医院12家,门诊部55家,诊所88家,中医馆1家。记者发现,在记分最多的医疗机构中,门诊部和诊所的记分最多,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深圳瑞格门诊部、罗雨林诊所、王立新西医内科诊所分别记分55分、44分和44分。

  而在110家市管医疗机构(主要是医院和公立医疗机构)中,有46家医疗机构因执业不良行为被记分,占市管医疗机构总数41.8%,记分总值332分。

  深圳市卫生监督局局长刘堃说,从2011年到2014年,深圳医疗机构处于增长态势,2013年医疗机构明显增多,医务人员数量在增多,医务人员流动性大相应的行政处罚的案例不断增多,去年被记10分以上的医疗机构156家,比前年增加40%。

  除了记分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按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给予了989宗行政处罚,其中,在市管医疗机构,对51家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及38名医务人员共进行135宗行政处罚,罚没金额734733.2元。

   伪造病例较往年增多

  医疗机构被记分和被行政处罚主要集中在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违法诊疗规范、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独立开具处方、非医师行医等问题上。而控烟工作也被纳入监管中,未按规定履行控烟职责的医疗机构被警告,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医生也被罚款。

  在被通报的医院名单中,深圳军龙医院、深圳仁爱医院、深圳建丰医院三家综合类医院分别被记分28分、23分和21分排在医院前三位。这些综合医疗机构涉及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伪造处方、使用未取得处方的人开具处方以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医疗美容)等不良执业行为。其中,深圳军龙医院违法违规行为共有7项,受到警告和罚款23500元的行政处罚。

  医疗机构性质不同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一样。于雯介绍,在记分10分以上的46家市管医疗机构中,综合医院中人员资质不符合的问题最突出,而专科最严重的是违法医疗广告,“综合类医院由于科室较多,综合类医院人员要求资质问题明显突出,而专科医院由于科室设置相对单一,为了扩大医院知名度与影响力存在过度宣传”。比如深圳山厦医院使用未取得医生处方权的人员开具处方被罚款2500元,使用多名未取得《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的人员独立开具病历医嘱单等,被罚款5000元,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她还表示,综合类医院不良执业行为占68.3%,尤其是综合医院文书造假行为较往年明显,会上特此通报了深圳龙翔医院、深圳仁爱医院、深圳港龙医院、深圳坂田医院、深圳六联医院等5家医院伪造病例资料。

   将专项整治出租承包科室

  市卫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验期内1年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累计超过24分的,将处以1—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暂缓校验期内,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好广告;未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得执业;除了急救外,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门诊业务、收治新病人。

  刘堃表示,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将更严格、细致的、专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全方位、多角度地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尤其加大对医疗广告的查处,对于查处的医疗不良执业行为通过媒体、微信多方渠道给予公布形成监督。

  今年,卫生监督机构将会针对买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出租承包科室、地下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无证行医、违法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等行为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地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向雨航 杨慧茹 许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