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超96家市级部门晒三公 公安局支出居首

02.11.2015  07:49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东莞有不少于96家市级部门在中国东莞网上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信息。

  去年试点公开60余个单位的部门决算,今年东莞市本级公开部门决算的单位范围进一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东莞有不少于96家市级部门在中国东莞网上公开了2014年部门决算信息,并首次披露了公务接待支出的批次和人次。

  从已公开的情况看,市公安局以1744万元的“三公”支出居首,而市财政局则以每人次417.5元位列人均公务接待费支出的首位。

  仅一部门公务接待支出较预算有所增长

  在中央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的约束下,东莞市本级“三公”支出连续两年实现“只减不增”。

  记者梳理发现,在“三公”支出瘦身上,公务接待支出的大幅压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已经公布账本的部门看,绝大多数市级部门2014年公务接待支出较年初预算出现两位数的压减,其中压减50%以上的比比皆是,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市政园林管理中心等10多个部门公务接待支出更是为零,较年初预算同比压减100%。

  市委政策研究室是已公开决算账本的众多部门中唯一出现公务接待支出高于年初预算的。根据决算账本,2014年,该部门公务接待支出为24.24万元,较年初预算增加了0.24万元,同比增加0.1%。对此,该部门在决算说明中称,“因2014年我室增挂了市委改革办牌子,同时叠加了市跨境办、网建办等业务,公务接待费比2014年预计数略有增加。

  据市财政局介绍,2014年市级部门“三公”支出比当年年初预算压减0.68亿元,其中压减力度最大的是公务接待费支出,对比年初预算降低4265.39万元。

  公务接待标准差异较大

  包括因公出国(境)人次和组团数、公车购置数、公车保有数和公务接待批次和人次在内的“三公”支出明细数据悉数公开,是市级部门2014年财政决算公开的另一亮点。

  目前公布的情况显示,在全国加速启动公车改革的大背景下,东莞市级部门的公车保有量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公车购置也大幅减少,这带动了公车维护支出的进一步下降。

  据统计,2014年,东莞市级部门的公车购置费、公车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用分别较年初预算压减了1115.49万元、1112.74万元和251.01万元。

  不过,在“三公”支出连续压减的同时,一些部门在人均公务接待支出上的差异也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关注。

  一名不愿具名的财税专家表示,从首次公开公务接待批次和人次看,不同部门的人均公务接待支出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只要数十元,有的则要花费三四百元,如果仅仅是公务接待用餐就达到三四百元每人次,标准明显过高,需要引起监管部门注意,探索是否存在进一步规范及压减的可能。

  收支决算

  财政收支能体现普惠性 市公路管理局列第一

  作为衡量一个部门财力的重要指标,部门年度收支情况直接影响到各部门的日常经费来源安排。从2014年市级部门的决算情况看,市公路管理局在部门收入排名上一枝独秀,市水务建设工程运营中心及市公安局次之。从职能来看,收入排名靠前的部门要么是道路交通、污染治理这类涉及较大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么就是涉及社会治安、民政福利这类涉及广大公众的民生领域,体现了财政的普惠性原则。

  “三公”支出

  市公安局1744万居首 “三公”支出进一步瘦身

  东莞是全省最早完成公车改革的城市。在此背景下,这两年,东莞市级部门的公车购置支出寥寥可数,2014年仅有4个部门涉及公车购置,与此同时,因公出国和公务接待被东莞财政部门视为“三公支出”进一步瘦身的关键所在。在2013年对因公出国进行从严把关审批后,东莞市级部门因公出国支出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公务接待大瘦身则是2014年市级部门财政决算的一大亮点,从已经公开数据的部门看,绝大多数部门的公务接待支出都有所减少,且不少部门的公务接待支出减少百分比都在两位数以上,个别部门的公务接待费甚至直接归零。

  公务接待

  人均417.5元市财政局接待费最高

  在各单位公开的2014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中,有一章节专门对部门“三公”经费支出进行说明,包括因公出国(境)人次和组团数、公车购置数、公车保有数和公务接待批次和人次在内的“三公”支出明细数据也悉数进行了公开,同时也对相关支出内容进行了说明。对“三公”支出明细数进行公开,既是今年初国务院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也是新预算法提出的新要求,目的是让普通公众能够更加容易地看懂相对专业的财政报表。比如,通过比较某一部门的公务接待总支出和接待总人数,公众就可以计算出政府部门在公务接待过程中的接待标准是否超标,予以及时监督。

  策划/统筹:南小渭 高静宁 采写:黄少宏 数据整理: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