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坊造“名牌” 警方循“味”端窝点

11.05.2015  19:26


广州天河警方打掉一个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皮包的窝点


民警巡逻闻到臭味,职业敏感揪出制假“”窝点。近日,广州天河警方在“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中,端掉一个制假售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缴获假冒注册商标皮包成品及半成品239个、作案机器5台、生产原料一批,涉案价值12万元。


民警循“”追踪小作坊

4月21日,天河区公安分局长兴派出所社区民警对岑村出租屋例行巡查。当民警行至红花岗西街附近时,闻到一股刺鼻的、疑似劣质胶水的臭味。

循着臭味,民警发现一间临街档铺有些异常。这间档铺大门紧闭,留下旁侧的铁门虚掩着。民警立即进入铁门核查,发现里面凌乱地摆放着几台机器和各式皮料,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几名工人正埋头制作皮包。屋内堆放着疑似某些国际知名品牌包袋的零部件和成品。这不像是正常经营的档铺,社区民警迅速向派出所报告该情况,并与随后增援的民警一道,将档铺内的嫌疑人员林某(女,37岁,江西人)等9人当场控制。


纠集亲朋戚友制假落网

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该作坊生产的包袋没有得到原厂家的授权,全是仿造的假货,生产场地也是其租来的。为掩人耳目,场地四周窗户被装上了窗帘,密不透风。其多年前曾在制假工厂打过工,见有利可图,于是另起炉灶,当起了老板,组织其亲朋戚友参与制假。其中,林某父亲、林某老公的哥哥分别负责包装成品及安装金属部件。

经查,林某从网络获取某些知名品牌新款皮包的样板图片,然后从花都区和白云区购进原材料,安排工人按照样板仿制,每天可以制作70余个皮包。贴上防伪标签后,这些劣质材料仿制的皮包摇身一变,成了与高档商场售价几万元人民币皮包的“同款”。然后,林某将皮包以远高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给下家,由下家在网上销售。

目前,林某等9人因涉嫌生产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已被天河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仍在进一步审查之中。

嫌疑人制作假冒皮包

嫌疑人制作假冒皮包

制假作坊

用于制假的皮料

做好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