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计划生育家庭多方面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

13.05.2015  20:00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国家卫计委今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的计划生育家庭总体发展水平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

5月13日上午,国家卫计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下称报告)。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在发布会上介绍,该报告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的家庭追踪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33个地(市)、321个县(市、区),1560个乡(镇、街道)的1624个村(居),覆盖大陆所有的省份、70%的地级市和11%的区县、4%的乡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报告揭示中国家庭发展中的多个问题: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工薪阶层的夫妻)不断涌现;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需求强烈;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流动家庭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留守妇女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四分之一;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农村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报告专章分析了计划生育家庭。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40多年来,计划生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占比约为70%,是中国家庭的主体类型。

报告介绍,计划生育家庭包括独生子女家庭(指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双女家庭(指夫妇按照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其他生育家庭(指除“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家庭”外,夫妇按照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家庭),非计划生育家庭指夫妇未按照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家庭。

卫计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中国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都明显有优势。

王海东说,经济方面,计划生育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比例低于非计划生育家庭,城乡计划生育家庭的年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均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生育家庭的年均消费和年人均消费均也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生育家庭当中负债家庭比重低于非计划生育家庭。

报告称,计划生育家庭更关注儿童成长发育。0到5岁儿童留守的比重为20.5%,比非计划生育家庭孩子29.2%的比重低8.7个百分点,农村非计划生育家庭0到5岁儿童留守比例最高,为32.9%,城镇计划生育家庭留守比例最低,为10%。

计划生育家庭儿童照料者的保健意识也强于非计划生育家庭,近八成独生子女家庭儿童照料者知晓儿童需定期体检,双女家庭和其他计划生育家庭知晓比例也超过了60%,而非计划生育家庭这一比例只有53.2%。

计划生育家庭的青少年与父母沟通更好,但是压力较大,独生子女家庭青少年感觉压力极大的比例为7%,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3.5个百分点。

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更注重健康保健,与子女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城乡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的困难存在差异,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经济困难比较突出,城镇独生子女老年人困难则呈多元化特征。

此次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广受公众关注的二孩政策进展,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关于该问题此前已作过回应,“没有新的态度”。宋树立还介绍,受尼泊尔地震影响的我国西藏境内灾区目前没有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