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幼儿园”也应纳入监控范围之内

01.08.2015  11:56
他们并不称自己是“家庭式幼儿园”,更多的是以日托班、兴趣班、早教班、培训班等形式存在于各个小区内。一套三居室、若干老师,就可以对外招募学龄前儿童。

  他们并不称自己是“家庭式幼儿园”,更多的是以日托班、兴趣班、早教班、培训班等形式存在于各个小区内。一套三居室、若干老师,就可以对外招募学龄前儿童。由于公办幼儿园难进,民办幼儿园参差不齐,一些家长选择了这一模式。这种“家庭式幼儿园”正游走在政府监管的空白之中。部分机构没有消毒、消防设备,桌椅棱角未做防撞处理。对于易在儿童中爆发的传染性疾病更没有丝毫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据7月31日《华商报》)

  这些所谓的“家庭式幼儿园”,又被称之为“黑幼儿园”,就是潜藏在社区里的幼托班,与正规的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有很大差距,硬件设施和教师资质都相差甚远,主要是满足部分家长托管幼儿的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各地正规幼儿园短缺,幼师配置不足,上幼儿园太难,才给“家庭式幼儿园”留下生存空间。

  由于我国并未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且财政补贴大多只针对公办幼儿园,导致民办幼儿园以追求盈利为目的,收费普遍较高,中低收入者难以承受。而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幼儿园投入不足,数量太少,无法覆盖到所有人群,加上入园门槛较高,入园的难度非常大,很多地方采取摇号的方式,如同彩票一样中奖率太低。显然,部分家长在正规幼儿园进不去的情况下,才退而求其次,选择“家庭式幼儿园”。

  “家庭式幼儿园”虽然看上去不咋样,存在地方小、教师少、配置低、卫生状况一般等现实窘况,但其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就是瞄准了市场需求,让部分孩子能够有一个入园的机会,亦能缓解家长带孩子的压力。城市里很多家庭是双职工,父母都要上班,就会面临带孩子的问题,要么是送幼儿园,要么是让老人来带。而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存在一定的代际差距,加上老人易溺爱孩子,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送幼儿园。

  由于“家庭式幼儿园”处于散乱差的市场格局,如果不予以规范的话,任其处于监管视野之外,就容易陷入失控的真空状态。而且,“家庭式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管理都较为落后,看护不当的话,容易出现孩子受伤、染病等后果。事实上,之前很多“黑幼儿园”就被曝光存在殴打辱骂孩子的恶习,而在出事后,管理部门为了降低负面影响,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关闭措施,则又陷入另一个极端。

  显然,如果将“家庭式幼儿园”全部取消的话,又没有妥善的安置措施,就会犯下因噎废食的错误,造成众多孩子无园可上,其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更大。可见,政府部门要正视“家庭式幼儿园”的现实需求,不能置之不理,应将其纳入管理范围之内,制定相应的开办标准,满足最基本的安全、卫生条件,规范“家庭式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以降低孩子在园内受到伤害的概率。

(实习编辑 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