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啃老族”

20.11.2014  13:52

   □ 王 玲

  一向开朗乐观的李姨最近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平日最爱去的麻将馆也很少去了,一打听,原来两个儿子均失业在家,专司“啃老”一职。

  说起这俩活宝,李姨是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大儿子二十五岁,在外交了个女朋友最近吹了,一气之下连工作也辞了,回老家美其名曰“疗情伤”。小儿子看见哥哥整日里吃了睡,睡了玩,落得个清闲,也嫌自己开车送货早起辛苦,不声不响炒了老板的“鱿

  鱼”。这两兄弟倒是脾性相投,每人捧着一台电脑,玩游戏到三更半夜,白天睡到日上三竿,偶尔还冲着老母亲要钱吃夜宵。可怜李姨年过半百,还要为两个大小伙子供吃供穿,还要供老妈子一般使唤。其实,追根究底,家有“啃老族”,母亲李姨是“罪魁祸首”。

  早年,李姨的丈夫在外经商,家道殷实,李姨做起了“全职太太”,但她沉溺于麻将,懒得打理儿子的学习、生活。她每天各拿五元打发儿子出去吃早餐,自己睡到十一二点才醒来买菜、做饭,填饱肚子后在麻将馆“上班”。有时为了晚上能继续“厮杀”,晚餐也是母子仨一人一个盒饭潦草了事。时间一长,儿子们省下买早餐的钱,饿着肚子偷偷去网吧上网,先是利用课余时间,后来不惜逃课去上网。等李姨有所发觉时,为时已晚,两个儿子沉迷网络多年,早已无心向学,还染上撒谎、小偷小摸、好吃懒做等种种恶习。尤其是小儿子,本来人聪明,学习也不赖,上个重点高中应该没问题,但因“中毒”太深,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只混到初中毕业。两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唯独未吃过苦,出来社会拈轻怕重,不是嫌工资低,就是怕辛苦,高不成低不就,没干几个月又回家“玩电脑”。李姨骂也骂过,赶也赶过,也曾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也曾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劝说过,可就是改变不了“啃老”这一严峻的现实。

  “养不教,亲之过”,李姨至此才明白:房子倒了,可以再盖;事业失败了,可以东山再起;教育失败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路,只能坑了孩子和父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