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经济区淘汰53家造纸企业引进绿色产业

17.04.2016  14:16

■中堂镇轩潼纸业引退后,本铃车业入驻

■去年以来,我市引导水乡 经济 区淘汰了众多重污染的传统造纸企业  郑琳东/图

东莞时间网讯 原本是重污染的传统造纸厂,如今正在崛起一座 投资 过亿元的电动车研发制造企业。在东莞大力推进水乡经济区“两高一低”企业全面整治与引导退出的浪潮中,中堂镇轩潼纸业主动提出退出,如今,一个绿色产能项目正在崛起。去年以来,我市引导水乡经济区淘汰了50多家造纸企业,其中不乏中堂轩潼纸业这样“腾笼换鸟”的成功案例,成为我市大力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生动写照。日前,东莞市环保局组织媒体走进昔日的造纸重镇中堂,实地感受东莞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的举措和成效。

造纸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2010年,刘剑锋等三个股东共同出资,在中堂镇东乡村工业区租了70多亩地成立了东莞市轩潼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潼纸业”),主要从事生活用纸的生产。该企业的实际年产能有10.9万吨。2013年完成产值5845万元,2014年完成产值1971万元。

造纸虽然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和税收回报,可同样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市政府于2014年9月明确,2015年底要全面引导水乡经济区“两高一低”企业退出,助推水乡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造纸企业就是被引导退出的重点。

按照政策,中堂环保专业基地外年审批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下的包装纸生产企业和年审批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下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都要退出水乡。轩潼纸业并不包含在内,其产能达到了10万多吨。

“我们造纸厂不在中堂造纸产业基地的园区内,没有竞争优势。与其被动地等待,还不如主动引退,进行产业转型。”刘剑锋说,考虑到企业的产能跟不上,利润支撑不了日渐高昂的成本,企业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总亏损到停产前已经达到3000多万元。2014年,轩潼纸业主动通过市政府“一事一议”政策,申请企业引退。

新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轩潼纸业在引退之后,中堂镇政府积极寻找企业引进绿色产业。

通过“三旧”改造积极统筹盘活闲置土地厂房,中堂镇在2015年7月利用其厂址地块成功引进东莞市本铃车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铃车业”)项目。与轩潼纸业相比,本铃车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在生产环节中基本上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唯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电动车轮胎,都是从外地直接购买回来组装的。”本铃车业董事长特别助理舒刚说。目前,本铃车业已拥有10项电器类的专利,年产电动车25万辆,年收入4亿到5亿元,整个项目总投资约1.36亿元。

如今来到本铃车业这一片厂房,已经看不见原先轩潼纸业生产时的污水处理池,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干净明亮的流水线生产车间。 

延伸阅读

“腾笼换鸟”典型案例

案例1

广东莞乡粮油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原珠江特种纸业)

该项目选址中堂镇东向村二合围,即原珠江特种纸业厂房,占地面积26948.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改造旧厂房5700平方米,新建约20000平方米粮食加工仓储区),主要从事粮食仓储及大米深加工,具备承接国家储备粮功能,该项目得到市发改局的支持,建成后仓容规模为50000吨,年深加工大米1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约123.7万元/亩),预计实现年利税8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3615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72.3%。

案例2

东莞市丰特建材有限公司项目(原兆丰纸业)

该项目选址中堂镇槎滘工业园,即原兆丰纸业厂房,占地面积61104.6平方米,利用建筑面积约23555平方米,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等建筑预制件制造,预计生产水泥预制件10万吨/年、预制水泥管20万吨/年、预制展力外墙40万吨/年、预制楼梯10万吨/年,楼板2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21.8万元/亩),项目建成投产后,预期的年产值约2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23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1.5%。

数说水乡“两高一低”企业整治和引导退出

节能减排

核减年能耗134万吨标准煤

纳入减排核算的53家关停造纸企业,核减年能耗134万吨标准煤,形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量4510吨、氨氮减排量127吨、二氧化硫减排量  8282吨、氮氧化物减排量2799吨,占2015年全市创建国家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减排任务的比例分别为84%、6%、39%、10%,为我市创建国家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环境质量

去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4.4%

水乡经济区2015年的SO2、NO2、PM10、PM2.5平均浓度值比2014年同期分别下降30.3%、15.1%、12.7%、15.6%,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08天,达标率为84.4%,比上一年同期上升15.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9,比上一年改善0.97。水体质量明显改善,据2016年1月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14条主要河流水质Ⅰ—Ⅲ类水质同比上升17.7%,劣Ⅴ类水质同比下降29.4%,断面达标率同比上升29.4%。

产业升级

腾出土地4355亩厂房156万平方米

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大力清退“两高一低”企业,逐步腾挪出优质产业发展的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15年,“两高一低”企业共腾出土地4355亩和厂房156万平方米,麻涌、洪梅、道滘、中堂等镇街成功借力,10余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预计贡献年总税收达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