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家长加强保护孩子 多学急救知识

01.06.2014  13:49


宋武杰 绘

  ●本报记者  李玉娇  实习生  曾滢

  世界儿童安全联盟曾公布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那么,该如何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如遇紧急情况,该怎样进行急救处理?日前,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谢锋。

   意外I:烫伤

  案例:五华一粗心母亲因一时忘了盖锅盖,3岁的女儿因走路重心不稳,一屁股坐进装有热水的锅里,造成50%面积重度烫伤。

  “家长要加强对厨房用品和电热用品的管理。尽量把热粥、热汤、开水放在儿童够不着的地方。厨房是孩子烧烫伤发生的主要场所,要让孩子远离厨房,以免自己失手烫伤孩子。此外,家长给孩子洗澡时,要先往浴盆放冷水,再倒入热水,以避免孩子不懂事自行进入浴盆内烫伤。”谢锋说,近年来,急诊科接诊的烫伤儿童,大多都是家长粗心、看护不当所致。因此,要预防孩子烫伤,家长的看护得当与否非常重要。

   烫伤如何处理? “如果轻度烫伤,家长可用冷水冲洗患处15至30分钟,用聚维酮碘消毒液消毒后涂抹烫伤膏。如果烫伤较重,不要急着脱掉孩子衣物,避免表皮剥脱。应先用干净衣被或消毒敷料覆盖烫伤的创面,以免创口被污染,紧急送往医院就医。”谢锋介绍。

   意外II:异物呛进气管

  案例:家住梅城华侨城的4岁男童东东跌落大哭,嘴里含着糖果被呛进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年龄较小的孩子咀嚼、吞咽等功能及自我保护反射还没发育完全,又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人逗笑、哭闹、摔跤,嘴里的食品极易呛进气管,导致窒息。”谢锋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吃圆的、硬的、黏的、光滑的食物。“尤其是果冻,其质软易变形,一旦吸入气管很难处理。”谢锋说,尽量让孩子养成用心吃东西的习惯,并教育他嘴里有东西时不能说笑,要咽下后才能说话。

   误吸异物该如何急救? “千万不要使劲拍孩子的后背,或把手伸进孩子的嘴里。应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胸腔内的气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涌向气管,从而有可能将异物排出。如家长不懂急救,应紧急送院处理。”谢锋说。

   意外III:溺水

  案例:张女士一时没注意,3岁多的孙女自己走进浴室玩水,一个踉跄让一个小生命跌进装满水的浴盆再也没有起来。

   溺水如何救护? 谢锋介绍,如孩子不幸溺水,应先拨打急救电话,然后立刻进行急救。可单腿跪地,将溺水的孩子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他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按压孩子背部,把孩子呼吸道内的积水倾出。还可将溺水的孩子俯卧放在肩部,使他头足下垂,家长作跑动姿态帮助孩子吐出呼吸道内积水。但倾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链接

  幼儿也需要安全教育

  不少家长认为,3岁以下的儿童一般都有家长看护,年龄太小,不需过早进行安全教育。“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除了家长和老师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外,孩子也要从小学习安全知识。”梅城江南某早教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岁以下的儿童在认知和自我保护方面虽然不如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但家长简单、具体的一些告知还是能够听明白的。例如,不要独自玩水、不要到沟渠、池塘边玩耍;不要爬高、不能玩电线、电器;药品吃了会中毒等。“家长不能对儿童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容易造成儿童一遇到事情就找父母,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婴幼儿的安全教育,才是预防意外发生的重要方法。”她说。(李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