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生盼望校服做成经济实用的健康服
冬天,学生为了御寒,只好在校服外面套棉衣、马甲
●本报记者 秦秋霖
“化纤材质的校服,遇火比其他材质更易燃,易烧伤。”最近,关于校服质量的话题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热议,我市不少家长纷纷转发盼校服改革,提升质量。一些家长甚至用“夏不透气,冬不保暖”这八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学生校服。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梅城部分家长、学生和学校,对校服问题进行了调查。
家长:应把校服做成“健康服”
每年进入冬天后,就能看到梅城不少学生用外套裹校服的现象。多年来,我市冬季的校服只有运动服,为了让孩子穿得更暖,家长出于无奈,只能采用其他服装与运动服搭配的办法,让孩子更好地抵御严寒。这让不少中小学生家长对现有的校服质量和款式都不满意。梅城的陈女士索性放弃“正版”校服,专门到裁缝店为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定做厚校服裤。“校服裤很薄,不保暖。”陈女士告诉记者,定做校服裤虽然贵点,但起码夹了棉,穿起来保暖很多。
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对学生校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校服面料的吸湿透气性和舒适性一定要好,且不易起皱和变形,穿着时舒适,耐磨耐脏,利于运动,并易于洗涤和保管。在此基础上,冬季校服还应注重保暖性,在制作过程中可适当加入反光材料,增加安全性。与家长重点关心校服质量不同,不少学生则对校服的款式提出了期盼,希望学校能对校服款式进行改革。“夏天的短袖校服穿着很不舒服,一上体育课就难受,很多同学干脆带多一件T恤衣更换。”目前就读高一的小陈告诉记者,他身边有不少同学把校服进行了改造,把宽大的校服裤脚改成时尚的细脚裤。
学校:校服质量提升空间很大
“统一的校服款式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能防止学生丢失,而在校内则便于学校有效管理,减轻学生的攀比心理。”学艺中学校长林青山表示,该校学生穿着校服的历史有近20年,校服有其存在的重要性。而因学生家庭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教师表示,在校服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其价格必然会相应地提高,这种情况应保证每个学生能买得起校服。“校服文化伴随学生成长,应穿出学校特色,也应穿出健康。”梅江区龙坪小学校长叶利清认为,相比市场上的儿童套装,目前五六十元一套的校服价格相对便宜,但质量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育部门:原料含棉量比发达地区低
“目前广东各市中小学校服所使用的原料基本是相同的,差别是含棉量不同、款式不同、颜色不同。”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刘勇告诉记者,发达地区使用的原料含棉量比较高,而价格也相对较高。梅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考虑大部分学生家庭接受能力,所以我市校服原料含棉量较低。“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我们会调查了解,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对于学生、家长盼冬暖夏凉的校服一事,刘勇表示,我市现行的校服有夏装、秋装和冬装。我市校服制作实行公开招标,目前由我市7个生产厂家制作,校服质量按照国家标准定制,校服价格招标前由市教育、物价、纠风部门,对原料、辅料、工资及社劳保等进行市场调查、核算并通过招标后,经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确定。此外,校服每年还由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四次随机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不存在伤害孩子皮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