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长说:走进永恒的纠结:打还是不打孩子?
中国教育在“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等俗话的陪伴下走进了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而在“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上,巨大的争议和各自的态度并存,这个永恒的纠结,怎么破?
【永恒的纠结:嘴上说着不打,行为确更诚实】
早在2011年,某网站针对“你赞成适当体罚孩子吗?”从发起网络投票到截至时间,有14861人表示赞成“适当体罚”,占整个投票人数的92%,有761人反对“适当体罚”,还有405人对此很“犹豫”。可见适度的体罚作为教育的方式,在很多的家长的心中是可以接受的。
而如今,家长对于到底打不打孩子这件事的看法究竟有什么改变呢?
在“100家长说“此次的街头采访调查中的数据显示:54%的家长支持使用武力,46%是不支持的;然而矛盾的是,92%的家长是打过孩子的。而在采访不支持使用武力、但却打过孩子的家长时,12%认为自己是因为当时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92%——54%的差距,嘴上说着不打,但是很多的家长确实打过孩子,可见仅凭着”打不打“去衡量,那么,作为当事人,家长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支持说 VS 反对说】
在”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上,很多的家长的态度非常坚决:反对派的家长会认为:打孩子说明的家长的沟通能力有限,而且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很有能造成孩子逆反的心态,对以后性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支持派的家长会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打孩子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或者是沟通不了的情况之下的一种速度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是我们也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的家长还是会表现出对这一教育方式感到“纠结”,认为打或不打,都有其道理。
“有时候我工作压力也很大,看到孩子不听话了,脾气一上来,有时候就控制不住,事后都很后悔,但碰到类似的事情时,总是控制不了自己。但平时也觉得如果不拿出点威慑力,孩子不会敬畏父母,这样也不一定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很难用”打或是不打”去衡量错还是对。孟迁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 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培训师
【专家说】:站在孩子角度沟通,站在家长角度以身作则
针对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培训师孟迁老师指出:
打不打孩子,不能一概而论
是否使用武力,要看家庭观念,也要看孩子的性格特点,而且也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情况而言。专家认为,7岁以后进入学龄期,意识发展地更好了以后,还是要以沟通为主,但是沟通不是说服,孩子进入学龄期以后,就要了解他的意愿;而且即使真的要打孩子,也要让他明白,你是对他的行为生气,而不是对他本人感到生气。”
需不需要打,取决于家长们是否以身作则
我们在思考该不该打孩子的前一步,其实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好。家长才是最好的学习的榜样,以身作则,示范出正确的行为方式,这远远比单纯的体罚,更加让人信服,孩子自然就会表现得好。
【制作方】:“打还是不打”不是小事!
通过本次采访和调查,我们发现“打还是不打”这个教育问题的深层次内涵是:如何更好地以身作则,让孩子不需要被打。作为家长,放下工作中的烦恼,和孩子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想法,伴随他们成长。
此次的节目是希望通过与家长和专家的探讨,关注”打不打孩子“的问题,虽然不能给出完全绝对的权威答案,但是希望引起家长的思考。
“100家长说”是互联网泛教育一站式导购平台决胜网旗下最新的一个教育原创视频栏目。每期节目都会选取一个亲子教育领域有争议性的热点话题,采访100位家长的观点,邀请专家给家长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希望家长们能从中有所收获。目前上线4期视频,均可在“100家长说“微博或者去腾讯视频 搜索 “100家长说”即可看到全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