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比什么

09.11.2014  11:11

  ■朱立文

  生活中人们夸一个女人,如果她美,就说她是天上的仙女;如果她不美,就说她是美女;如果她丑,就说她是才女,有气质。原来,我们看人时总是将其与他人作一比较。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群小孩在一起比谁厉害。一个说,苏联人厉害,用一束激光就能把卫星打下来。另一个说,美国人厉害,他们能在地球上打一个洞,从这头一下就跑到那头去了。那时候,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小孩的思维也受到了影响,整天想的都跟武器有关,但那种对大国军事力量的艳羡却是人人都能听得出来的。

  时光流逝,中国忽然就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曾经穷怕的中国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也吐了一口气,但接着就发现,许多借了钱的美国人照样有房有车,滋润着呢。原来,现在他们比的不是钞票,不是GDP,而是幸福指数。

  其实在我国古代,追求幸福指数的人也不少。当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的时候,也着实郁闷了一回。但人家转念一想:我的地盘我做主,于是,他游琅琊山,坐醉翁亭,赏美景,喝山泉酒。他在滁州的最大功绩,就是消除了官民之间的鸿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官民同乐。他的幸福指数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一致的。

  有人说了,欧阳修完全可以将他的这个民心工程打造成形象工程,将醉翁亭变成政绩墙,让大家参观、学习,从而在政坛再度崛起。可欧阳修除了官员身份外,还是一个文化人,他的滁州记事只是记录心迹,他的寂寞孤独当时无人能读懂,只留给了美丽的山水。

  作为文化人的官员苏轼,也追求幸福指数。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丐,他们在我眼里是一样的。阅历无数的苏轼知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正内涵,知道在治国安邦或困窘局促之际,还要留一片天空给自己,安放自己的心灵,放飞自己的灵魂。于是,他们也喝酒吃肉,也书画弹琴。毕竟,知道把自己放在哪里,才是最重要的。

  现代人喜欢攀比,而且乐此不疲。但就像那则关于乡下人和城里人攀比的黑色幽默一样,时尚和潮流永远是飘忽的,野菜可以是穷人痛苦的回忆,也可以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们在比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穷则思变。但也许富也要思变,变得独立些,变得自主些,变得……有思想,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在时尚和潮流的后面,托着皇帝新装虚无的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