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寨卡疫苗均可有效降低孕期感染风险
美国《细胞》杂志13日发表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均能有效降低孕期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
减毒活疫苗是指活病毒经处理后毒性减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疫苗,是目前常用疫苗的类型。与前者作用原理不同,mRNA疫苗利用来自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mRNA作为疫苗有效成分,疫苗注射到体内后会使机体细胞生成与寨卡病毒相关的蛋白质,免疫系统检测到这些蛋白质后会出现免疫反应。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单超博士说:“虽然已有几种寨卡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但还没有就它们开展任何关于孕期的研究,因此在孕期中的保护效果还不清楚。此研究是第一次开展疫苗在孕期保护方面的研究,证实了疫苗可对孕期小鼠及其胎儿提供有效保护。”
这项研究所用的mRNA疫苗与减毒活疫苗分别由美国莫德尔纳医疗公司和得克萨斯大学华人科学家史佩勇教授团队研制。雌性小鼠接种两种疫苗后,体内均出现很高水平的寨卡病毒中和抗体。
研究人员让这些雌性小鼠与雄性小鼠交配怀孕,并在小鼠孕期进行寨卡病毒感染测试。结果显示,接种mRNA疫苗后,53%的雌性小鼠胎盘和58%的小鼠胎儿未检测到寨卡病毒RNA(核糖核酸);接种减毒活疫苗,78%的雌性小鼠胎盘和83%的小鼠胎儿未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单超强调,虽然有些小鼠胎盘和胎儿检测到寨卡病毒的RNA,但其中有些病毒RNA可能来自被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所中和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没有传染性。
传染性病毒检测结果显示,16%接种mRNA疫苗的小鼠胎盘样本中依然能检测出有传染能力的寨卡病毒,接种两种疫苗的小鼠胎儿中均没有具有传染能力的寨卡病毒。单超认为,这意味着mRNA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均可有效保护雌性怀孕小鼠和孕期胎儿小鼠。
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研究两种疫苗能否有效避免寨卡病毒经性行为传播或降低这种传播的风险。
2015年以来,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国家持续传播。这种病毒主要由蚊子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性传播。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类似登革热的症状。绝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者症状温和,但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破坏胎儿大脑,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等缺陷。全球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寨卡疫苗。
编辑: 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