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婚嫁习俗有讲究:聘礼讲“心”不讲“金”
农历十月是东莞传统“结婚月”,寮步的准新郎和准新娘忙碌着筹备婚礼,并且会专门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举行结婚仪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婚嫁习俗。
行聘礼、接新娘、摆酒席……结婚是人生大事,婚礼充满着神圣的仪式感,这既是对新人婚事的重视,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
现如今,寮步年轻人的婚礼相比旧时有了不少的蜕变,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又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了新时代婚嫁文化的内涵。无论是抬花轿迎亲的年代,还是乘轿车娶媳妇的今天,不变的是那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这是婚嫁习俗中最宝贵的精神文化,一旦双方结为夫妻谨记相濡以沫一生一世。
婚庆用品老店依旧受到热捧
“买婚庆用品,就到十三行。”多年来,寮步市民口口相传着这句话,皆因,这里有且只有两家经营了三十多年的婚庆用品店铺。十三行位于寮步中心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街道长约200米、宽约20米,两旁有十多家商铺。店铺面积不大,但是商品种类繁多,在这里不仅能找到打金器的店铺,还能在杂货店里淘到各种手工编织的农耕用具,深受本地市民欢迎。
走进十三行,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两家婚庆用品店,店里喜气洋洋的婚庆用品格外引人注目。说来也巧,两家店铺正对着门开在街道两旁,售卖的婚庆用品也大同小异,既有女性的梳妆盒、镜子、红鞋子、吉服(新娘出嫁时穿的一套白一套黑的衣服)等,也有手提篮子、箩筐等编织物,各种婚庆商品包罗万象,而且每样都有讲究。
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婚庆用品也发生了变迁,店主梁姨说,譬如旧时新娘装嫁妆的木柜,现在很多年轻人用行李箱替代;过去新娘出嫁时穿的木屐,如今只要是红色的鞋子就可以了……现代商业化,给婚嫁这种传统习俗带来了不少变化,在新理念的影响下,变得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市民大多会选择好日子前来购买婚庆用品,有时会忙不过来,有时则会很空闲。”梁姨说,临近年尾,光顾的市民比较多,有些人过来买“娶心抱”的婚庆用品,有些人则是买“嫁女”用的,礼仪虽然不同但都需要十多样商品。市民钟婆婆前来选购婚庆用品,她是一名“资深”媒人婆。“这家店是寮步传统老店,历来大家都在此买婚庆用品。”
原来,婚庆用品店最开始也售卖锅碗瓢盆等餐具用品,旧时由于摆婚宴对餐具的需求大,那时的陶瓷店成行成市。“当年卖瓷碗基本上一天坐着,卖个不停销量非常好。” 店主这样形容生意的盛况。
喜庆堂摆婚宴成为传统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这是寮步人的口头禅,大家爱分享也乐于分享,“和”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婚嫁习俗中表现尤其明显。每逢家有喜事,本地村民喜欢在村中的喜庆堂大摆筵席,宴请一众亲朋好友以及左邻右里,通过聚会分享喜悦之情,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种独特的“吃大锅饭”饮食文化是乡风文明的体现,而喜庆堂则是婚嫁文化的历史见证。
乡村民风淳朴,结婚是一个家庭的喜事,也是全村的喜事。石步村计划建设一座喜庆楼,这是该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之一。石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有利于村民举办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团结力量。石步村喜庆堂只是寮步的一个缩影,人口数量多的村(社区)甚至建有多个喜庆堂,目的是为了满足村民婚嫁摆喜酒。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没有喜庆堂,村民就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办酒席。”凫山村70岁的尹伯回忆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各村(社区)开始建造喜庆堂,为村民举办喜事提供固定场所。“以前物资匮乏,摆酒席的东西全要自己包办。”尹伯说,过去操办酒席事情烦琐,除了要购置好食材,还要到杂货店选购一批碗碟等餐具。现在也有不少人图方便,选择在酒店宴请宾客。
人们办红事喜欢讨意头,婚宴的每道菜肴都大有来头,“红运当头、浓情蜜意、金枝玉叶、百年好合……”菜名蕴含着美好祝福,寄托了大家对幸福的期盼。“以前农村的田地和鱼塘很多,酒席的食材很多都能够自给自足,减轻了一些经济压力。”尹伯介绍说,当时,尽管囊中羞涩,村民们都千方百计做出九个菜肴,寓意婚姻长长久久。如今,大家富裕起来了,一般都至少做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结婚当天,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富裕者多达百席以上。
礼金涨幅不大因人而异
寮步人称行聘礼为过大礼,结婚要先行聘,男方将礼金、礼物、礼饼如数送至女家。不同时代,行聘礼方式不一样,礼金和礼物也各有千秋。7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加收音机;8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而90年代空调、电脑,录像机是时尚风潮。
俗话说礼轻情意重,行聘礼只是一种仪式,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承诺和尊重。
近年来,寮步的聘礼涨幅不大,普遍在5万元之内,礼金尾数大多带有6、8、9等数字,比如二万一千八寓意男女双方两家一起发财、两万九千六寓意两人在一起顺顺利利……除了现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还会送一些礼物,诸如钻石戒指、金手镯、金项链等贵重物品。
新娘出嫁,则有嫁妆随行,多是台、凳、箱、柜,衣物首饰之类。富者则高档些,多是酸枝台椅、金银首饰、小轿车等。在新娘出嫁前,亲戚朋友多以布料首饰品送给新娘,叫“送手巾”。
“三十多年前,我结婚那时,家里收了夫家320元礼金,以及买衣服、猪肉的钱,另外还有六十斤鲜鱼。”65岁的叶姨是1980年结婚的,她说,那时候的礼金数目不大,因为人们普遍贫穷。“由于家庭不富裕,我的礼金用于筹备酒席,以及置办嫁妆。”
随着生活的改善,礼金比前大为提高,新娘的首饰和陪嫁物品也很讲究,迎亲需乘轿车。80后的陈小姐结婚5年了,她说自己的礼金不多只有两万八,因为男方家境不好,拿不出更多的钱。而她父母认为,既然双方相处得来,钱少一点也是能接受的,况且这些礼金也是留给女儿买嫁妆。
礼金该给多少因人而异,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大程度取决于男方的经济能力。90后的钟先生今年年头刚结婚,由于家庭相对富裕,他给了女朋友家十多万元礼金。他认为,婚姻意味着责任,既要对妻子负责,也要对她的家人负责,结婚毕竟是两个家庭的事。
全媒体记者 梁盘生 通讯员 尹巧瑜/文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