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西溪古村:400年规整如棋盘 游人想迷路都难

06.11.2016  18:04

西溪古村内的一栋大楼已经褪色。首席记者 陈帆 摄

西溪古村木雕。

遐龄书室。

寮步西溪古村里仍有一些居民在此生活。

古村内的巷道里,一位居民正在晾嗮衣物的。

东莞时间网讯 所谓岁月沧桑、时光流转,大概说的就是寮步西溪古村吧。

西溪古村建村至今已近400年,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其规划和建筑十分有特色:巷道布局、祠堂规格、民居形制、建筑结构、民居门向、巷道铺设等均是统一的,而且古村的193间民居为硬山顶的“明”字屋和“金”字屋建筑,石雕精工,木雕细致,古村巷道大多数都是用红砂岩条石或麻石铺设。在装饰题材上,更多采用岭南地区的瓜果等装饰题材,具有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对研究明清时期岭南古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中,建于清末的尹氏宗祠,是古村最大的祠堂,具有广府地区清代典型瓜柱抬梁形式,部分构件有明代遗风;建筑全为硬山屋顶形式,上为龙舟脊,屋脊正反两面均有精美灰塑;梁头、斗拱木雕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地方性、装饰性。

然而,这样一座古村落,在一年多前,还养在深闺人不识。去年,为推动“美丽村居”建设,寮步镇政府对古村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再次修葺。如今,她逐渐改变往日荒草丛生、泥水横流的破败景象,正严妆待发,准备打开大门,让人们一睹其芳容。今后的西溪古村,有望与香市影视城、香市动物园、市篮球中心等景点,一起打造成“东方香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村如一枚绿宝石戒指

说起这座坐东朝西、悠久的历史的古村,尽管很多细节已经如同村中古建筑一样,在数百年风吹雨打之下,磨灭了踪迹,我们只能从宏观的记载去探索其过去的风流。

西溪古村,以前也称为芦溪,傍水而建,其大规模建村则始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当年尹氏祖先在岭南任官,就选在这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逐渐蔚为大观。和很多岭南古村一样,西溪古村依地势而建,前取活水。村前的大池塘比村子还大,如果把整个西溪古村看成一枚戒指,那么村前的池塘就是戒指上一颗巨大的绿色宝石。

然而,这颗宝石并非一直如此靓丽,它也曾蒙垢过。据说,2007年,西溪村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时,现场评估的专家对西溪古村的建筑及保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认为美中不足的就是水被污染了。这才有了此后的大力治理,才有了如今清澈宁静的韵味。

古村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总面积约27100平方米,有明清时期祠堂14间,书房2间,古民居193间,古井37眼。村子与池塘之间有一面高1.7米,长170米的围墙。南北东分别砌6米高的青砖围墙,它们就如同戒指的指环一样,把古民居、祠堂、古榕树和村民等保护在怀抱之中。不信,你看,在城墙转角处的制高点建有八个谯楼,这在古代有着警戒放哨的作用。

也正是这八个谯楼,西溪古村又名八卦村。

古村建筑严谨排列有序

围墙上有城门,穿门而过,第一眼就是一条笔直的巷,让你一眼看到村尾。原来,古村的布局是棋盘式方格网络布局,全村7横11纵,阡陌相通,排列有序,游人深处其中要迷路都很难。

整座古村坐东向西,所有建筑都非常规范严谨,让人不得不怀疑,那设计师是不是处女作的。巷道不仅布局统一,铺设也统一,大多数都是用红砂岩条石或麻石铺设。此外,祠堂规格高度统一:在16座房祠、家祠、书室中,面积为248平方米和125平方米的各占一半,除宗祠为三开间三进外,其余的房祠、家祠多为三开间二进。

民居形制也保持统一:古村的193间民居为硬山顶的“明”字间和“金”字间建筑;除第一列和大横巷的祠堂外,民居的大门基本上侧开,也就是大门为侧门。横门框都是由红石砌成的,且大多雕有花纹。这个是西溪古村民居大门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受整个古村布局制约所形成的。当然,这些古建筑的结构当然也要统一,不仅严格依巷而建,连石雕、木雕也保持高度的精细。

此外,从古村的防御建筑和排水系统上,你或许能更深层地体会这种“处女座”式的完美主义。比如前文提及的围墙和谯楼就有军事意义,尤其是保护全村的围墙,只有两个城门出口,采用整块红砂石做基础,每块红砂石严丝合缝,虽然被岁月打磨得棱角光滑,但红砂石依然坚固。大门有多重门闩加固,城门另有炮眼,作为攻击。二者共同组成完美的古代军事工事,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而悠长的小巷里有科学的排水设计,现存的35口古井多分布在民居中与村四周的古巷旁,便于取水。村中建有明暗排水渠,遇到涨水时,水流会很顺利通过沟渠,流入村前的水塘,不会出现内涝、水浸街的情况。村民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发大水,也不怕,每家从侧门可以快速乘船,通过小巷,毫无阻隔地快速逃离。

可以说,古村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不可或缺,共同组成了眼前这个颇具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一个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且在附近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又显得格外古朴、厚重。

修建中的古村,未来的 旅游 景点

当然,你也许会疑惑,这样规整的古村落会不会很呆板、缺乏生气。但我相信一旦你靠近她,才会感受到她“严于修身”的可贵,以及内在的“精致气质”。更何况,这样一个被时间打磨、岁月侵蚀的古村落,依旧能保持得比较完整,而没有被工业社会侵蚀,本身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然而,一年多前,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建筑群,只剩下100多人还在村内生活,锈蚀的建筑部件,斑驳陆离的墙体,杂草丛生的巷道,村里有尹氏宗祠、凯廷公祠、遐龄书室等比较知名的建筑,但基本木门破落紧锁,荒凉落寞。古村如同家道中落、蓬头垢面的大家闺秀,无不让来此的游人深感可惜。

古村命运的转折从近的说,应该是从2014年,被纳入“东方香埠”项目开始的。当年,她还入选东莞市第二批宜居社区(村)和名村建设工作的镇级名村名单,获得1100万元资金的支持。去年,为推动“美丽村居”建设,寮步镇政府对这座古村落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再次修葺。

如今,古村从周边开始,一改往日荒草丛生、泥水横流的破败景象。塘堤围墙拔去杂草、加固加高,池塘边还建设了环池休闲绿道,被建成一个美丽的人工湖。我们从南门进村,此前那个简陋的南门广场全部铺上了花岗岩,视野开阔,整洁美观。村内巷道的麻石街整洁了不少,排水沟也得到了清理和修补。从北门出来,北门广场也修葺一新,大榕树下,西溪村头古榕树下一些老者在聊天、纳凉,孩子在周围嘻嘻闹闹……整个古村逐渐朝气蓬勃起来。

据最近的媒体报道,接下来,寮步镇将借鉴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模式,修复历史城墙,开发西溪古村旅游项目,打造“莞版历史文化艺术古村落”,构建寮步香市文化旅游新亮点。不仅要对村内的古建筑群进行活化,利用“莞香桥”带来的辐射力,连接西岸资源,复兴西溪古村,还将为古村引入更多旅游资源,计划配套建设文化商业服务中心、香文化传承基地、跳蚤市场、小型研发团等重点项目,用于完善古村旅游服务业,让古村更好玩、更好看、更有趣。

今后的西溪古村将和香市影视城、香市动物园、市篮球中心等景点,一起打造成“东方香埠”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