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人来说,这里更像一个家(图)

22.08.2014  14:58


  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由蓬江区民政局购买服务,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负责运营,使老年人安享有尊严和愉快的晚年生活。

  “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你来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能过得非常开心。想成为会员的话,要记得带身份证、相片这些资料……”今年76岁的周群笑热情主动地向一名新成员介绍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老人晚年生活充实不枯燥

  周群笑是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首批会员,在这里,她的老年生活过得十分充实丰富。“早上8点来这里吃早餐,然后就学习使用电脑,或者写毛笔字,做手指操,还能跟着这里的工作人员学英语,现在我已经把26个字母都认齐了呢。”周群笑还告诉记者,她的电脑中级课程已经上完,并以85分的高分成绩结业,她学会了发QQ、传文件、玩游戏等多种电脑功能。“以前就是随便逛街逛公园,大部分老人的生活都枯燥简单,哪有现在这么好。

  周群笑只是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00多名会员中的一员。记者看到,每一名老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圈子和兴趣所在,有的在看电影,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则在安静地阅读。

  据了解,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于2012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由蓬江区民政局购买服务,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负责运营,开展上门居家养老、平安钟、日间照料、社区饭堂、会员制康乐活动等多项服务,使老年人安享有尊严和愉快的晚年生活。其中,康乐服务月均服务人次4787人次;长者饭堂提供早、午、晚餐服务,上半年每月服务人次高达6000多人次。

   义工带腿疾老婆婆做礼拜

  此外,今年上半年,服务中心共招募30名义工成为“平安钟爱心大使”,已开始3期服务。平安钟主要为孤寡贫困老人提供电话问候、上门探访、紧急支援等服务。服务中心通过区委会了解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情况,并把服务中心的联系方式留给老人,以便他们能及时获得帮助。康婆婆是一名低保户老人,她住在4楼。因为子女工作都忙,双腿患有风湿的她不能下楼,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最后,她通过电话联系到服务中心。“刚开始的时候,老人情绪不好,一打电话就哭,说很想出去但不能出去。”中心上门服务部副主任黄洁霞说,于是中心经常组织义工去探望她。在得知她是一名基督教徒,以前每周都会去做礼拜时,服务社工联系义工想办法让老人下楼去做了一次礼拜。“老人那一次很开心,因为终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据介绍,中心的上门服务是其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项服务目前包括家政、义工、膳食、社工四大类。据统计,目前中心已为100多名老人提供了这项服务。

   拟于仓后街打造示范中心

  “蓬江区居家养老中心的这种活力是离不开政府支持的,政府也很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除了大力培养社会组织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外,政府还放手给社会组织空间。”居家养老中心副主任梁健玲表示,目前从服务中心孵化基地走出去的社会组织就有20多家,政府还通过公益创投平台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拿项目去做,主动为这些社会组织提供出路。

  据悉,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准备在仓后街打造一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示范中心,目前正在做前期调查工作。梁健玲表示,如果这个示范中心能成功,将会对这种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