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曾霞:中国急诊人的“红马甲”梦

01.06.2015  21:18

中新社成都6月1日电 题:对话曾霞:中国急诊人的“红马甲”梦

中新社记者 徐杨祎

初见曾霞,齐肩长发用头绳扎成马尾,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谈起在尼泊尔的医疗救援工作,这位37岁的急诊人总是强调,“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特大地震。震后第二天,包括曾霞在内的60名中国政府医疗队队员在四川集结。经过8小时的紧张筹备,曾霞和她的队友带着12.3吨的物资,于27日抵达重灾区杜力克地区,展开了为期13天的跨国医疗救援行动。

抵达杜力克地区后,曾霞和队友们来不及休息,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地的医疗条件很有限,有很多伤员还等着治疗,大家都很着急。”医疗队兵分两路,一路负责搭建帐篷医院,一路负责伤员救治。短短几个小时,医疗队就救治了伤员83人。

我主要负责院前分诊和护理团队的协调工作。”已有19年工作经验的曾霞,是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但地震(医疗)救援跟平时在急诊还是有很大区别。”曾霞告诉记者,地震导致的伤情都非常有特点,最初几天多以外部创伤为主。而此行共有9名护士,如何协调分工,让每一名护理人员发挥最大价值,成为曾霞工作重点之一。

除此之外,曾霞还充当了医疗队的“管家婆”,大到医疗物资,小到生活用品,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其实也是个协调工作,我们这些队员每个人都‘一人多岗多责’,所以我也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尽管语言不通,但曾霞和队友们还是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等,建立起一套特殊的院前检伤模型。每个病人的检查时间从原来的2至3分钟,缩短到每人只需45秒。这大大地提高了救治效率。而曾霞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急救包,将建立静脉通道等抢救工具随时带在身上。

震后的尼泊尔,高原气候表现得特别明显,昼夜温差特别大,紫外线也特别强烈。最忙的时候,队员们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可能是中国医疗队在尼泊尔口碑比较好,不少病人还慕名前来治疗。”曾霞说,这意味着尼泊尔民众对自己和队友们工作的高度认可。

他们一看到穿着‘红马甲’的人,就用双手做出最棒的手势,向我们表示感谢。”回忆起在尼泊尔的日子,曾霞的脸上满满都是骄傲的神情,每一名队员都身穿一件印有“中国卫生”的红色马甲,“虽然不能用语言沟通,但能用心去感受到他们的谢意。

这已经不是曾霞第一次参加地震医疗救援,自2008年以来,她先后参加了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的应急救援。更在2010年主动请缨加入了中国国际救援备用队伍,并申请前往海地进行跨境医疗救援。

虽然最后没有去成,但这促使我成为了首批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的队员。”曾霞说,平时忙碌工作之余,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参加救援队组织的专项训练,“高原救援、野外生存等,都是我们的训练内容。

忙着工作、忙着训练,曾霞不得不将照顾女儿的重任交给了丈夫和母亲,“家人确实很支持我的工作,尤其是女儿,这次来尼泊尔她都显得很淡定。

所以在她看来,“红马甲”所带给自己的自豪和骄傲都应该与家人分享。曾霞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她还将一直为这份自豪和骄傲而努力。(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