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寿阳:为解政府困局 开发商反陷投资圈套

04.08.2014  17:35

  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人绝对没有想到,一心回乡投资,并为已破产的国企解围,却陷入了一个投资的“圈套”。

  近期,媒体不断接到反映,质疑山西省寿阳县原棉织厂在拍卖转让的过程中,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暗箱操作,做出虚假评估报告,并刻意隐瞒不具有产权的资产,又谎报年限后高价转让,导致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陷入了投资“圈套”。

  资产拍卖被人为造假

  据记者获得的一份举报信显示,2011年春天的下午,一个来自山西省寿阳县的一个消息,让身在他乡做外贸生意的现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人决心回乡投资。

  举报信称:“由于寿阳县政府为了解决县棉织厂多年来职工上访问题,决定将该企业进行破产拍卖,土地用于开发后支付企业多年的遗留问题。

  “尽管没有搞过房地产的开发,但是想到既然是政府主导的,又能为家乡做出贡献,政府肯定会大力支持的。又是在自己的家乡投资,总是亲不亲故乡人嘛!于是,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人下决心回到家乡投资,参加寿阳的建设。其中一个出资人在说服友准备了资金后,于2011年4月27日参加了次日的棉织厂土地和资产的拍卖会。

  据2011年3月28日,寿阳县县公布的《寿阳县棉织厂产权转让公告》显示,该县将对位于寿阳县朝阳西5号的“寿阳县棉织厂”17350平方米土地(地面建筑物、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挂牌参考价为3300万元以上。

  该举报信称, 在此之前,竞拍人由于多年在外经商,对原“寿阳棉织厂”的相关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听了负责破产拍卖的法院人员和破产清算组的一些介绍。

  “上述部门负责人热情地介绍说:‘欢迎你回寿阳投资。棉织厂三百多职工告状上访多年,政府实在是头疼,希望你能拍下棉织厂及土地,搞开发也不错!帮政府解决了困境,你也在寿阳有了名气。’

  有点热情高涨却又懵懵懂懂的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人,在参加拍卖前所掌握的情况是:一个拍卖公告、一张地形图、一个宗地规划指标。其他情况一概一无所知。

  “由于一直是做外贸业务为主,很少和政府的相关部门打交道,也从未怀疑过政府人民政府的承诺会有水份。”举报信阐述到:“4月28日, 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成功竞拍到了这块土地和棉织厂的产权,在中午的领导宴请会上,寿阳县领导举杯感激开发商为政府卸下了包袱,并当场当众承诺,将给与一切支持和优惠的政策。按照寿阳的招商引资政策给与支持,公司当日下午即将4420.5万元打入了政府指定的账户。

  “土地价款仅1490万元,其余资金均是竞买到的棉织厂的资产和产权。

  一份《成交确认书》显示,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最终以4420.5万元的价格拍得了该宗土地的所有权。

  “尽管当时出价感觉有点高,但是这毕竟是有产权的资产嘛!有产权就有它的价值所在,股东们合计着,只要合理设计,精打细算,严格按开发周期运作,这个项目赔本是绝对不会的,再者说,不管怎么,我们这也是为寿阳做一件大好事啊。既为政府解了围,也圆了一个回报家乡的梦。

  然而让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只是恶梦的开始……

  据记者了解,在该房地产公司取得棉织厂的土地所有权后认为,此次拍卖所得的地面建筑物之一的“门市部”用房,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经过公司领导层决议予以保留,并开始向寿阳县的房管部门申请所有权人的手续变更。

  但让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想到的是,房管部门给与答复是:“该物业并不具有合法产权,属无产权的建筑物。

  “等于该物业并没有产权,我花了巨额资金从县政府手里买了一栋非法建筑物。”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向媒体提供了1990年9月5日,由寿阳县计划委员会审批并下发的《无证建筑审批表》显示:“无证建筑物:幢号15-1,建筑时间 1987年,建筑面积369.3㎡,用途门市部。

  上述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由此可知,临街门市部在1990年时,属于未办理任何产权登记手续的无证建筑物。

  同时,还有一份2010年7月22日,由寿阳县房地产管理局补充登记过的《房屋所有权证》所附的平面图上也显示,并无临街门市部的平面图。

  上述政府官方文件已经证实,在2010年7月22日之前,被列入原棉纺厂拍卖的临街门市部,并不具备任何的产权。

  而将上述无产权的资产隐瞒后,高价出售给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只是此次拍卖骗局的冰山一角。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该“门市部”用房还在拍卖时也存在造假的嫌疑。

  已获悉的资料显示,在本次拍卖中,这栋“门市部”用房,拍卖时的标注面积是450㎡。

  “但事实完全是虚假的,我从该临街门市部的历史档案资料记载中查到资料,其实际建筑面积只有369.3㎡。”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相关的负责人似乎对此充满愤怒:“不仅破产清算组在拍卖时将建筑面积夸大了80.7㎡,实际建成年限也被人为推后了8年。

  据拍卖时的资料显示,临街“门市部”用房,落成的时间是1995年,但,其他证据证实,建设的时间实际为1987年。

  证据显示,1990年9月5日,寿阳县计划委员会下发的《无证建筑审批表》显示:“无证建筑物:幢号15-1,建筑时间1987年,建筑面积369.3㎡,用途门市部。

  而寿阳县计划委员会县计发(【1999】033号)文件,即《关于补充下达寿阳县棉织厂修建生产车间等基建计划的通知》也写明:“工程名称:门市部,时间:1987年,建筑面积369.3㎡。

  “由此完全确定,这栋‘门面房’建成时间为1987年,建筑面积为369.3㎡。由于无法办理所有权手续,我们多次找寿阳县数位曾主持拍卖的主要领导,也找了相关部门,没有一个人、一个部门愿意为我们解决。一怒之下我就把房子拆了。”另一位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寿阳县人民政府将一栋违法的建筑物,夸大建筑面积后,高价卖给了我们,使得该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房子已经拆了,但证据在我手里。

  由此,山西省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认为:“寿阳县棉织厂破产清算组在向评估机构提供临街门市部的档案资料时,没有如实提供临街门市部的建设档案资料,存在对临街门市夸大建筑面积,虚假调整建设时间的行为。为此,破产清算组在拍卖时向竞买人公示的拍卖标的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也就是说破产清算组隐瞒了寿阳县棉织厂破产资产的瑕疵,这显然是法律严格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