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市场化操作未必可取
依照惯例,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院线市场欢呼声一片。据不完全统计数据,黄金周期间票房突破18亿元,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10亿元票房,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其中,多部国产电影扛起票房大旗,成为这轮抢占假日票房高地的主力军。
如果从票房来看,某种程度上,今年可谓中国电影“元年”。截至目前,已有多项纪录被刷新,而刷新者均来自国产电影。国内电影制作水平的提升、消费者文化精神需求的井喷式增长,有了这些因素的支撑,破纪录就并不奇怪。然而,仅以票房来推断电影市场,乃至中国电影工业所实现的突破,恐怕是不客观的。
票房大踏步前进的另一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争议最多的,是个别成绩突出的票房真假问题,近日正在上档的某部电影,刚好陷入这样的质疑之中。谈具体哪部电影有没有票房造假大概既说不清楚,也一时拿不出证据。但泛泛而论票房造假的现象,这好像是一个圈内公认的事实,特别在今年这个“破纪录”年,造假之盛更是远超以往,有人甚至言之凿凿地表示,没有几个国产片票房不造假。
为什么要造假?原因在于电影票房对片方和发行方的决定性意义。一部电影的票房数据,特别是刚刚上映的首日和前几日票房,直接决定了该电影后续的排片场次和时段,而排片率又决定了最终票房的好坏,看明白这一点,不少片方和发行方压缩宣传费用,将这部分钱投入包场,于是有了一些清晨或午夜上座率100%的“幽灵场”。
在各影院电脑联网的今天,这种造假其实不难抓包,但它并没有阻止造假行为的发生,甚至随着电影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眼看着愈演愈烈。行业内在默认造假的前提下竞争,你假我也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让自己不致处于更劣的地位。影评人、批评家会点出造假的问题,但丝毫不影响造假现象的蔓延。至于消费者,读到造假的报道,也就是从“涨姿势”到司空见惯,一来无能为力,二来好像这是圈内人的事,对咱影响也不大。造假这个国外业界足以令一个公司名誉扫地的行为,好像在这个环境下不会受到太多非议,更不用说责任追究了。
这种吊诡局面的出现,得益于电影行业的不成熟和封闭性。表面上,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电影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资本介入,也有了一些规则,但细究这些规则,如造假这类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在合乎市场逻辑的运作下,腐蚀着这个行业。眼前看,院线、观众好像也没什么损失,跟食品、药品公司这样遵循潜规则的造假相比,基本就没有危害性,但从长远的电影业发展来说,以这种方式垄断市场,可能会造成大量优质小成本电影或者优秀小众电影完全没有出路,最后的结果只有劣币驱逐良币。文化上的伤害一时看不出来,但可以肯定,不亚于“三无”食品吃坏肚子。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这事该交给行业协会自行调节,媒体监督报道、消费者投诉,都能起到作用,如果造假触及相关法律,更应该由司法机关给予裁决。显然目前,我们的电影市场和相关机制都还不健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电影圈“内循环”的市场运作,问题可能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