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将环保热情转化为制度正向激励
从6月10日起到7月4日, 广州 将组织1.1万人、分14批次赴番禺区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和封场复绿后的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参观。以期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够了解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从而进一步推进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创建国家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在日前开展的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中,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确认,7月10日起全市铺开“定时定点+误时投放”垃圾投放模式。广州市政府希望经过努力,争取在2017年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资源回收全利用”的目标。
垃圾围城一直困扰着城市人,不管承不承认或看不看见,垃圾处理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处理垃圾之难突破不少人的想象。从1999年到2012年,广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0年翻了一番,3000吨污泥,11万吨建筑垃圾,2万吨生活垃圾,1.8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这是广州2013年每天日均所面临的垃圾排放量。毫无疑问,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源头减排,将是解决垃圾危机的重要手段。2011年4月1日,国内首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法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暂行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这拉开了垃圾分类改革的序幕。3年过去了,垃圾分类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进展却远没有预期中理想。此次举行“万人行”活动目标就是为了让社会各阶层都能直观了解垃圾对于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是减容分类、合理利用,抑或是任其堆积、臭气熏天?显然,我们需要的是前者。
我们必须认识到,垃圾分类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和参与,对于生活垃圾而言,最大可能地调动市民垃圾减排的积极性,是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其中,政府配套好垃圾分类的操作程序是首要工作。7月10日起全市将铺开“定时定点+误时投放”垃圾投放模式,此举如能有效运作,应能为垃圾分类破题。居民“定时定点”下楼扔垃圾,垃圾投放行为可置于监管之下,有利于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减量。垃圾分类推行效果未尽如人意,原因不在于市民不积极,而在于即便市民按要求分类扔垃圾,环卫工清运垃圾时也没有分类,一齐倒进垃圾车里。此外,大多数垃圾桶都会被拾荒者翻拣,不仅能卖钱的塑料瓶、废纸板、淘汰的电子产品等都被拾走了,而且垃圾更加混杂不堪了。无疑,这都打击了市民环保的热情。在铺开“定时定点+误时投放”垃圾投放模式的同时,完善垃圾分类运输工具,让垃圾分类的理念与操作能够一以贯之,才能呵护社会的环保热情。
更进一步说,社会的环保热情若能转化为制度的鼓励,则更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垃圾焚烧厂的建设目前容易产生社会性对抗,但如果市民能有低碳意识,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做好垃圾分类,不需要新建太多垃圾焚烧厂,垃圾就能得到循环利用。这种解决途径对任何一方而言,应该都是双赢的选择。事实上,广东正打算在全国提出首个“碳交易普惠制”,把公众的低碳行为以碳积分的形式予以价值化,对居民低碳行为给予正向激励。比如,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少开私家车、搭乘公共交通、节约水电等行为,都能获得相应的碳积分,并有相应的回馈。这种激励机制在许多国家与地区被证实可行,制度的设计与操作当然需要更具体与细化,但这不妨碍正向激励的做法被认定为改革应当遵循的方向。
垃圾分类改革必定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不管是制度设计、执行监管、抑或正向激励。但垃圾分类也是一项长期工程,最终而言应回归居民主体,依靠每个家庭的习惯来形成对整个社会的约束,通过引导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流程中,才能解决针对垃圾处理问题政府投入有限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