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要持证“上岗” 设置检验室加强监管

13.07.2016  00:10

    番禺建立了首家烧腊小作坊样板间 小作坊持证经营不再“偷偷摸摸

    广州番禺区首家烧腊小作坊落成并投入使用。

    文/广州日报记者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记者黎旭阳

    提起食品加工小作坊,市民往往会联想到“黑作坊”,脑海中会出现“污水横流,鼠虫乱窜”的情景。此前国家法律法规对于食品小作坊的监管也几乎是空白。直到去年10月,《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出台,规定食品小作坊及食品摊贩须持登记卡“上岗”,小作坊的春天来了!

    记者获悉,番禺区大龙街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首家烧腊小作坊样板间,并迎来了第一位“持证”作坊主严鉴明,他表示:“现在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做生意了。

    首家烧腊小作坊样板间长啥样?都是谁在此经营?政府部门如何加强监管?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番禺大龙街采访。

    □ 探营

    洗手消毒后才进操作间

    首家烧腊加工小作坊样板间位于番禺大龙街石岗东村中心市场,近期刚刚完工,就被从事了20多年烧腊加工的作坊主严鉴明抢先入驻了。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此样板间,入门处是一块60厘米高的防鼠板,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更衣室,“加工者需在此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后,才可进入操作间。”严鉴明说。

    作坊内环境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清爽干净:白色瓷砖墙面,红色防滑地砖,干净整洁。往里走,便是铝合金框和玻璃隔开来的原材料区、初加工区、风干区、烧烤区等功能区间。整个生产区域窗明几净,通风装置、仓储设施、洗手更衣、消毒灯、不锈钢工作台、烤箱等设备一应俱全。在烧烤区内,一名师傅身穿白色工作服、头戴卫生帽、面戴口罩、手戴白色手套,正在加工烧腊制品。

    在小作坊样板间内,还悬挂着“两证”——由番禺区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番禺区食药监发放的《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此外,3位加工师傅的《健康证明》也悬挂在墙上。墙上还张贴着《食品生产小作坊基本管理制度》、《生产加工人员卫生规范》,对着装、洗手消毒等都有细致规定。

    记者了解到,此处烧腊加工小作坊样板间由广州市华禺兴物业有限公司建设。未来这里将打造为番禺区食品加工小作坊集聚区,主要集中烧腊小作坊、豆制品小作坊等等。

    □ 声音

    作坊主:“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做生意了

    严鉴明今年43岁,是番禺石碁人。7月1日,严鉴明正式领取了《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成为入驻食品加工小作坊集聚区的第一人。“我做烧腊加工20多年了,一直盼着能有这一天,现在终于合法经营了。

    今日:

    烧腊销入学校、大酒店

    严鉴明入驻的烧腊加工小作坊占地约130平方米,月租金6500元。入驻后,生意火爆,现在每天可以加工烧猪、烧鹅、烧鸭约100只。“烧腊师傅不够用,我又请了几个师傅。”严鉴明说除了生意转好,另一个感受就是“底气足了”。

    为何会有此感受?严鉴明说,现在作坊持证经营,可以与大型食品加工厂公平竞争做生意了。“过去是‘偷偷摸摸’生产销售,烧腊制品主要流向农贸市场、城郊地区,现在持证经营,可以光明正大的生产销售,客户群体也高端了,主要销往学校、大酒店。近期还有不少月饼生产厂家来订货。

    往日:

    “蜗居”出租屋 污水偷排

    严鉴明表示,过去自己的烧腊加工作坊曾经蜗居在城中村民房内,也有一段时间藏身厂房区。“生产环境肯定没有这里好,受条件限制,有时生产污水没有处理,就直接排到下水道里。”此外,为了躲避检查,加工作坊也会经常转移地点。

    □ 声音

    食安办:不用和小作坊玩“躲猫猫”了

    大龙街食安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据初步摸查,大龙街大约30~40家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过去很多小作坊主早就希望‘转正’了,但由于缺少法律依据,一直无法成行。”目前,大龙街已发放了13张《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这样他们就算“转正”了,以后就不用和执法人员玩“躲猫猫”了。

    过去,这些小作坊为何无法“持证”经营呢?该人员解释,按照以往法律法规,食品加工行业门槛较高,对于生产场地、生产配备要求严格,只有一些食品加工厂才能达到条件,拿到登记证。

    去年10月,《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出台,规定食品小作坊及食品摊贩须持登记卡“上岗”。此条例的出台为小作坊持证经营敞开了大门,把食品加工小作坊纳入到监管之中。“过去,小作坊的合法化问题不仅困扰着监管部门,也困扰着一些守规矩的小作坊主。现在他们可以在阳光底下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该人员说。

    配套建设:

    设检验室 扫二维码溯源

    小作坊持卡“上岗”,不等于监管“下岗”。大龙街食安办负责人称,此处食品加工小作坊区实行“围院式”管理,只有一个进出口,进出货物进行统一查验,全程视频监控,并建立统一的化验室,所有加工区内生产的食品必须经过化验室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开具销售票据才可销售。

    此外,出厂的食品凭票才能进入农贸市场、餐饮店等流通环节。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通过扫描销售票据上的二维码,还可了解该食品加工、销售全过程的信息。

    □ 趋势

    集聚区已现雏形

    11家小作坊将入驻

    清河批发市场坐落于番禺区大龙街,是番禺地区加工类食品销售批发集散地。例如,每天该市场烧腊制品销量约占了整个番禺的60%~70%,这也导致大龙街辖区内小作坊相对集中,数量众多。

    基于此,番禺区在清河批发市场、中兴市场附近区域建设了两处食品加工小作坊集聚区。

    不硬性要求进驻

    据了解,该集聚区实行两种招商模式,一种是现有小作坊对照样板间自己进行升级改造,租金保持不变;另一种是华禺兴公司改造好后,再出租给经营者,租金适度提高。

    番禺区食药监局积极引导食品小作坊进驻加工区,但是也不硬性要求,只要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并领取《登记证》,在加工区外生产经营亦可。

    目前,加工区内已打造2间样板间,还有9家小作坊选择对照样板间自己启动升级改造。加工区已完成水电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整个加工区雏形正在显现。加工区建成投产后,将有效防范系统性的食品安全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 数据

    广州目前约有800

    多家食品小作坊

    什么是小作坊?根据《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小作坊指有固定生产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生产条件和工艺技术简单,生产加工传统、特色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可简单理解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加工场所。

    数据显示,广州市目前共有食品小作坊约800多家,大多数食品小作坊存在“散、小、乱、差”的情况,生产经营条件简陋,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质量意识不高,质量控制能力较差,无原料购进与成品生产检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