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对周小川尚福林称:让你们压低利率是困难

20.09.2014  18:06

  继国务院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小微企业、中国央行一个多月以来首次下调中标利率后,中国领导层又释放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信号。

  中国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行长潘岳汉透露,本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调研该行时对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说,让你们把利率压下来是挺困难的,但一定要通过改革来倒逼,让跨境的资金有效流入以后,使得国内的资金成本加快降下来,这是最好的办法。

  今年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仅7月一个月内,李克强就四次提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并在7月23日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十条举措。本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出台六条政策,在税收、融资、财政、信息系统等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李克强对周小川和尚福林上述讲话当天,中国央行开展的1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50%,环比上期下调20个基点,这是今年7月底以来首次下调中标利率。

  正回购是央行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较央行票据,正回购锁定资金效果较强。

  对于此次央行出乎市场意料下调中标利率,分析人士认为,释放了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信号,近期降息降准的概率下降。

  上周末公布的8月中国数据普遍不如预期,“李克强指数”之一发电量年内首次负增长,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创68个月和13年来新低,主要行业工业增长均放缓。市场对中国央行降息降准的预期再度升温。

  但本周新华社评论文章公开批评外界期待降息的论调,认为是不信任中国改革。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健,不搞强刺激。

  对于外界关心的会不会降息,陈雨露回应说,还没有到下这个决心的时候。如果降息就是个强信号,对坚持新常态下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大家会疑虑、混乱。陈雨露称:

  “(降息)能不这样做就不这样做,想点其他办法,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让广义货币供应量M2保持在13%左右,预调微调的手段有的是。”

  新华社发布陈雨露上述评论次日,市场传出中国央行向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进行各1000亿元SLF的传言。SLF是央行在2013年初创设的新工具——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传言称此次中国央行期限为3个月。这类合计5000亿元的短期贷款效力相当于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昨日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证实了上述传言。

  至此,通过以上下调正回购利率及5000亿元SLF,中国央行已释放维持资金面稳定与引导利率下行的信号,加之央行顾问陈雨露的不实施“强刺激”表态,预计中国央行全面降息降准的几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