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指数”带出“大平安”(组图)
“平安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一直以来,“平安建设”工作缺乏一个科学的、可量化的、体系化的评价标准,究竟怎样的社会秩序才称得上“平安”?
在珠海市,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解答——那就是“平安指数”。从2014年11月开始,珠海市公安局每日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平安指数”,作为衡量珠海镇街平安状况的重要标尺。如今指数发布已有10个月,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用数字反映“平安”状况
在《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以及珠海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微博上,都有这么一块地方,用明显的字体公布珠海市各街道的“平安指数”,内容包括各街道万人违法警情宗数、万人消防警情宗数、万人交通警情宗数以及最终的“平安指数”和平安提示。这个“平安指数”,便是珠海市公安局发布的用以衡量一个地区平安状况的量化指数。
然而众所周知,影响一个地方平安状况的因素难以计数,就这么一串数字,究竟是如何做到真实反映地方平安状况的呢?
记者对此采访了珠海市平安办副主任陈永,他告诉记者,2013年初,珠海市公安局开始研究“平安指数”指标体系的建设,通过学习借鉴境内外先进经验,深入全市各镇街开展调研等工作,最终选取了违法犯罪警情指数(权重占比60%)、消防安全指数(权重占比20%)、交通安全指数(权重占比20%)3项与群众生活感受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项目作为基础指标,由此计算地区综合“平安指数”。这3个分类指数均是以镇街实有人口的万人按事件数作为测算计分单位。在得出3个基础指数后,再以镇街当天该类指数的实际情况与上一年全市该类指数的万人日平均数进行比较,评级赋分,最终得出的便是面向市民群众公布的、该镇街当天的“平安指数”。
●指数背后是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创平安
“我们对外公布这么一组数据,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市民群众知道当前的治安状况,提供安全防范指导;更是为了让各镇街的相关职能部门知道自己的辖区哪里有问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陈永告诉记者,“平安指数”只是整个指标体系的浅层部分,其背后还有一整个工作机制。
在每天公布的“平安指数”表上,记者看到,除了指数外,还有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种颜色的平安提示,这便是“平安指数”指标体系的另一功能——治安状况四色预警:蓝色即为优秀,黄色则为良好,橙色表示平安状况基本稳定,红色则提醒该镇街平安状况差,需要采取相应工作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为强化“平安指数”的应用效果,珠海市公安局平安办还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以各区、镇街党委政府为主体,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集研判、预警、督办、问责、宣传“五位一体”的“平安指数”工作机制。
此外,根据要求,镇街必须每周或每两周(视“平安指数”预警颜色而定)召开一次“平安指数”分析研判会,由镇街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主持,而每次会议必须列席参加的包括辖区各村居、派出所、交警、消安委、城管部门,其次则是与会议议题相关的职能部门及相关协会、企业的主要领导。借由此,公安机关尤其是辖区分局和派出所,可以借助“平安指数”分析发现影响辖区平安的原因,主动向区、镇街党委政府汇报建言、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更有力的支持,从而借助镇街的力量,齐抓共管,推动辖区警情全面下降。
“现在我每天上班都要翻一下报纸,看看今天我们前山街道的‘平安指数’是多少,及时发现街道的治安状况,跟辖区内3个派出所沟通,咨询下一步该怎么采取针对性措施。”前山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朝辉表示,派出所针对辖区“平安建设”的专业建议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传递到镇街,由镇街指导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整治社会治安变得更得心应手。
(来源:南方法治报 记者:马钊楷 通讯员:柴思逢 曾书琼 编辑: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