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不应只是精英教育, 更应该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图)

20.05.2014  06:45

在六中珠江中学大江苑校区的小班制课上,孩子们可以展开充分讨论。

  当六中都开始“小班制”—

  新快报记者 何宁

  上周,荔湾区宣布今年全区有22所中小学推广小班教育。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称,小班教学将是未来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直以来,社会上对小班教学有着一种特殊的期待,在教育资源紧张的背景下,一些已经开展小班教学的学校,由于老师与学生配比之高,给人一种“贵族学校”的感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如平在作专题演讲时介绍,对小班教学的这种印象存在偏差,他认为小班教学不应该只是作为精英教育的一种,它更应该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小班制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更多的关注

  什么是小班制?顾名思义,相对于现今中小学每个班50人左右的大班规模,小班的规模在30人以下。在我国,小班制教学只在少数学校试行,有的学校为了集中教育资源,会开设一两个重点班或国际班作为小班,人数在30人左右,但大规模的小班制推行受到了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很现实的一个原因,中国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果在短期内大范围推广小班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在某些学校或一个区域进行试点,逐步推行。

  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大部分学校都推行小班制,不管在教学还是育人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美国联邦教育部发表的一份名为《缩小班级规模:我们知道些什么?》(Reducing Class Size: What Do We Know?)的研究报告中,分析、归纳了美国二十余年有关中小学班级规模之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研究显示低年级阶段班级规模较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当班级学生人数降至十五至二十人时,对学生的学习有显著正面的影响;

  第二,倘若学生人数由每班超过二十人大幅降低至二十人以下,相对地,学生的成绩由五十分提升到六十分以上,对于社会经济地位低及少数族裔的学生来说影响更大;

  第三,学生、老师及父母均指出班级规模缩小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品质有正面的影响。研究显示,此项措施不但确保每一个孩子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且亦可改善课堂管理。提高学生成绩,并在关键性的低年级阶段帮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者还发现,小班化的个别教学主要具有三个优势:1.课堂问题行为的减少使有效教学时间相应增加;2.由于学生的减少,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风格和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3.小班化教育使教师从繁重的纪律管理、作业批改和对学生个别需求了解不够的沮丧中解脱出来,教学士气提高。

  诚然,我们看到了小班制的诸多优点,而作为家长,肯定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但如今我们的学校人数太多,一个老师比较难兼顾到全班50个学生,所以不少家长为了让老师更关注自己的孩子,给老师送礼蔚然成风。

  小班制更利于多元评价的开展

  西欧各国的小学很少有正规的闭卷笔试,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由老师客观描述的。学校每周举行1次全体集会,家长也可以参加,集会上主要是表彰在过去两周里学生的优秀表现。鼓励与表彰是集会的主题, 同时穿插歌唱、表演等。表彰范围很广,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都会受到表扬。

  但在我们传统的学生评价制度中,一般以分数为标准,分数决定学生的好坏,单一的知识考试评价使老师形成“分数”本位主义的课堂教学观,忽略了其他学生的个性多元化发展。

  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分数”本位的评价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但却没法做出改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分数评价简单高效,一个班50个学生,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节课40分钟怎么应付得过来?而如果是小班,人数少,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的时间就多了,这样就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这也有利于多元评价的开展。

  六中珠江中学是广州少数几个推行小班制的学校,从这个学期开始,学校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组的组长不是由老师任命,而是学生自己推举出来;选出的组长自己来挑选本组组员。儿子在珠江中学读初一的彬妈特别赞赏学校的这一做法,“组员和组长的关系非常融洽,也会很听组长的话;组长也充分体现了领头羊的作用,我儿子现在学习特别积极主动,这跟刚开始不自律的他完全判若两人。

  师资投入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让小班制难大力推广

  不过,小班制虽好,但在我国推行起来难度比较大,它面临着哪些难题呢?

  首先,减少班级人数,势必增加班级,老师人数相对增加。师资的培养与进修,都必须增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六中珠江中学副校长翁伟武告诉记者,珠江中学大江苑校区一直推行小班教学,每年招生规模180人,每个班30人左右,每年报考的学生接近3000,但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小班制的育人成果,学校一直没有扩招,而在费用经费方面,学校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实像我们这样的生源,我们招生人数翻倍都没问题,多一个学生我们一年就多收两万多元学费,但我们办教育不是为了赚钱,我们确实是想要更好的方式培养好这些学生。

  其次,小班教学与成就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在于教师采用的方法。如果在小班教学中,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教学法,则班级大小对于学习并无显著影响,小班教学就失去意义。不久前,在广州市第47中学举行的中美校长圆桌会议上,来自美国顶级私立高中的校长们很惊讶于中国50人一个班的大班教学,“老师依然能够做到控堂效果佳、传授知识点、保证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点”,这在美国校长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美国基本没有控堂能力如此出色的老师。

  对比之下,美国大部分学校学生约300—400人,完全实行小班制教学,学生与老师的比例基本为20∶1,部分条件好的学校能够达到9∶1。但对于教育的未来趋向,美国校长们依然倾向于建议中国实行小班教学,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课堂也能够更丰富多彩”。如果能把大班控制得很好的老师要面对一个30人的小班,他(她)能够让课堂更丰富起来吗?这个确实需要老师不断转变,在课堂教学上一改以往一个人主讲整堂课的模式了,需要更多的互动环节,如果可以的话,要尽可能让学生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