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服大文化

19.01.2015  18:10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陈启南

  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邀请我参加学生聚会之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总是将衣柜里封存许久的班服洗好穿上,虽然有些已经陈旧甚至褪色,但是再翻出穿在身上,则有种追忆无边的感觉。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对班服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班服,却是班级大文化的象征。

  新生代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注重于向个性化发展,相较于款式单一的校服来说,既美观又富有个性的班服契合了青春期学生们求新求异的追求。融入自我定制的样式风格、个性元素的班服成为流行的趋势。

  而且,班服本身的意义就是群体象征的标志,体现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服设计其实就是在统一中寻找个性,在个性中征求统一的过程,学生们一起参与,一起协商,交流中让班级更加的统一,更加的和谐,也为班级形成特色文化打下牢固基础。由于班服的特殊涵义,造就了学生们对班服设计的乐此不疲。学生在参与班服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点燃创意的火花,锻炼发散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显现集体的创造力。一个个富有寓意的图案体现出班级独有的特色,诠释了班级独特的内涵。

  班服作为一项班级身份的寄托物,不可或缺,让学生、服装和班级形成一个共同体,促进学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深化其群体意识。拥有班服让学生体验到情感的归宿,体验到精神的依托,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人际渴求,更加是人心深层最真实的心理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