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米粉泼点凉水:小米4的工业设计评测

27.07.2014  02:16
在这场马拉松一般的发布会后半段,连我都能明显感到雷军的疲惫,本来最颠覆的小米手环却成为鸡肋。小米的logo骄傲地闪着金属银光,锤子呢,只在玻璃下方隐隐投出smartisan,深藏功与名。

原标题: 给米粉泼点凉水:小米4的工业设计评测

   摘要: 小米4前天发布,雷布斯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我都惊觉,好瘦!整场发布会下来,明显的感受“小米好累,雷军好累!”长达2个半小时的发布会,接近80%的时间都在阐述“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近乎冗长的向所有媒体、米粉,供应商,同行科普怎么把一块在普通不过的钢板打造成一件艺术品,定位孔、用来消除应力的孔、水滴测试、膜内转印等专业词汇取代的一如既往的跑分。虽然PPT里还是调侃的来了一句“不服跑个分”,但连雷军自己也知道跑分这件事情对于用户的价值并不太高。

  在这场马拉松一般的发布会后半段,连我都能明显感到雷军的疲惫,本来最颠覆的小米手环却成为鸡肋。

  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今天我不会说任何操作界面和营销的问题,就说说小米4的工业设计,真的有那么牛逼么?

   【开篇】机如其人——不懂CNC的CEO不是好工程师

  雷军强调小米4经过100多道工序完成了一个由“窄边、亮边、直壁和底部弧面”构成的iPhone4还复杂的边框结构。新的产线投资超过19亿,发布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工艺”和“手感”,分别对应理性制造和感性体验。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米4的亮边比iPhone5要厚,也更亮。

  乔纳森·伊夫若干年前提交给乔布斯的第一版iPhone原型机设计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类似的亮边效果,乔布斯端详许久告诉伊夫:“我不希望边缘的设计太突出,我希望用户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屏幕上。

  “大道至简”,如此费心思做出的亮边,真的是更好的设计?

   【第一篇】一块钢板和两块玻璃——全凭手感

  摸一下小米4的边缘,非常锋利,真的就像菜刀。不锈钢的材料属性就是如此,虽然在底面处理上,小米使用了一个弧面边缘(底面与手掌接触多,柔和一些给人感觉更好),但是上表面却是极为锋锐的,如果说iPhone的设计理念是让屏幕如一汪湖面向无限远处延伸,那小米4就是一个精致的蓄水池,严格划定了边缘的界限。

  再看一眼锤子,使用了一个经典的汉堡包式的设计,两块玻璃夹着中间的元器件。大家可以注意一个细节——用手指去摩擦锤子手机的侧边缘,虽然精密却不割手,整个侧面是完全平整的,不会让你真的感觉有三层的阶梯感。这么一个隐晦的细节,实际在工艺上是极难的,老罗在这一点上的“情怀”,不管你怎么想,我是信了。

  一个温润如玉,一个利如刀锋,你喜欢哪种呢?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