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摇呀水车转 岭南水乡在涌边

06.01.2020  15:40

今 清洁人员在狮子涌打捞水面的垃圾。

昔 整治前的狮子涌

大水车为狮子涌提供活水。

上游清水不断注入狮子涌。

大洋网讯 小小河涌安静流淌,一座大水车不停歇地转呀转,两岸一片郁郁葱葱。河涌里,清洁人员划着小船慢慢行进,用特制打捞工具清理水面落叶……日前,记者在番禺区大石街狮子涌见到了这样的岭南水乡景象。

狮子涌北起珠江大石水道,南至105国道,全长1743米,流经大兴村、山西村、猛涌村区域。曾经,河涌两岸乱搭窝棚,污水直排,河水发臭,随着治水行动的深入推进,如今水清了、岸绿了,两岸百姓也乐了。

更为难得的是,狮子涌的治理没有停留在“治水”上,还注重从人们的水乡情、水系连通的角度去修补、重塑水乡景观,将世代生活在涌边的街坊的记忆重拾回来,河涌变身休憩廊道,重新融入人们的美好生活。

案例聚焦

水车巧补水 死水变活水

由于与珠江水系连通,番禺区大石街“狮子涌”成为广州水系网的一部分。记者在狮子涌猛涌村段附近走访时,河涌里突然“”出一座大水车,高高矗立着,成为路边一景,岸边水池里鱼形出水口不停地吐出清水,经过大水车转动,缓缓地流入狮子涌。过往的孩童对转动的大水车、会吐水的“鱼儿”颇为感兴趣,纷纷停下脚步,透过岸边护栏张望着这眼前“神奇”的水景。

远远望去,河涌里还有一艘小船在慢慢划动,忙着打捞河面垃圾。在两岸郁郁葱葱的景色映衬下,仿佛让人重回小桥流水的岭南水乡。

大水车是河涌补水工程的一部分,清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河涌,增加河水的流动性。”大石街河长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鱼嘴里流出的补水来自珠江,从大石街大维村附近珠江大石水道担家涌取水,主要用于给大维支涌、会江支涌、狮子涌、诜村横闸涌取水,“大石过去河涌水网横竖交叉,相互连通,现在只是重新将它们复通了,使得这个局部的小水湾流动了起来,让一些河涌的死水变成了活水。

为何河涌上要建一座大水车呢?记者了解到,这个创意源自狮子涌猛涌段村级河长,猛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敬裕。“我从小喜欢绘画和设计,当时黑臭河涌的治理工程完成了,我觉得美感还不够,就有了增加水车等小景的想法,于是画了一幅设计草图,希望能以好看的景观吸引人们回到河涌边,打造一个美观的涌边休憩空间,也充分展示黑臭河涌治理的成果。”林敬裕说,最终呈现效果与自己的设计原稿相比略有遗憾,“当时我还设计了瀑布、种植水生植物的滤水池、鹅卵石金鱼储水池,这些在最后实施时被删除了。不过,总体达到了最初的效果。

一艘清洁船的故事:守护水乡美景

河水变清了,生活在两岸的街坊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水乡美景,大石街采取了多种措施守护狮子涌。

一艘清洁船,就是每天到访狮子涌的“守护者”。大兴村村民梁润祐和南浦岛上的村民梁淑珍是清洁船上的河面清洁工,他们从小生活在河涌周边,“从水清,到水浊,再到水清,整个过程我都见证了。”梁润祐说。

梁润祐表示,他们两人主要负责狮子涌1000多米的保洁范围,一天划船清洁八趟,每趟需要1小时左右,“现在垃圾主要为两岸树木的落叶,胶袋等垃圾越来越少。”梁润祐说,刚开始一天要收集满满几篓垃圾,现在垃圾量慢慢变少了。

除了清洁船,狮子涌还有很多守护人。街级河长每周一巡,村居级河长每工作日一巡;村居专职“村社三员”每日专项巡查,早发现问题,早整改落实。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积极投入到治水行动中。比如,大石街15人组成的义务护河队,配合各村居做好河涌沿线居民宣传引导工作。同时,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护河,齐心协力清理河面垃圾、河涌周边垃圾杂物、杂草。

说起狮子涌的水质状况,梁淑珍表示,平时河涌已没有什么气味,只是当遇到大雨时,还会有一些油渣等垃圾流入河涌,“主要是因为周边城中村还没有完全实现雨污分流,下雨天担心村内内涝,一些截污阀门会打开,油渣垃圾就会流入狮子涌。

河水变清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她。”大石街河长办工作人员表示,清澈的河水是很多人童年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如今,河涌正在慢慢回到以前的样子。

两岸村民:让人亲近的河涌又回来了

河涌,原本是岭南水乡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狮子涌山西村段村级河长赵丽萍说,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还都是从狮子涌里打水,抬回家去煮饭,“当时水质很清,孩子们在河涌里游泳、摸虾找贝壳,大人在岸边洗衣服。那时候,狮子涌岸边都是农田、荔枝树,不像现在一样房子紧贴着河涌。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村里出租屋“疯狂建设”、小作坊增多,狮子涌水质急剧变差,“村里井水也不能喝了。1992年,政府引自来水入户。

赵丽萍说,此后,村里的房子建得离河涌越来越近,村民生活却离河涌越来越远。“大家都觉得臭,走路都躲得远远的。

随着近两年黑臭河涌的大力治理,狮子涌两岸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河涌两岸美了起来,大石街在有条件的河涌岸边种植水生植物,美化堤岸,实现了巡河通道硬底化。此外,还修建了护栏、安装路灯、监控设备等设施,整体提升一河两岸景观。

原来黑臭的狮子涌变成了街坊们愿意亲近的景点,“每天一早一晚,我们都来这里转转、沿着河涌跑跑步,满眼都是绿油油的景色,拍个照都很美。”附近街坊刘先生说。

在狮子涌大兴村段,记者遇到的一位阿姨很惊喜地告诉记者,“现在涌里不时能看到鱼儿,大鱼小鱼都有,而且越来越多。”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岸边绿水下有不少垂钓者,还有村民悠闲地在河涌旁摆上一方小桌,与街坊饮茶聊天,看到有记者来采访,一位阿伯表示,“现在我天天在这里休闲,一点也不臭。

基层思考

许东雨:狮子涌街级河长、大石街党工委副书记

难忘干涌洗河  水质根本扭转还需久久为功

狮子涌原来两岸曾经人居环境复杂,整治前,河涌沿线不少是窝棚、大排档、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河涌,垃圾乱倒,河涌水体严重发黑发臭,还时常发出刺鼻的味道。2017年,番禺区下决心要全面整治辖内黑臭河涌,大石街辖内有10条被列入其中,狮子涌就是其中一条。

狮子涌治理工程2017年8月开工,治理目的是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等。同时,通过干涌洗河查漏补缺,对漏接的污水管进行补接,杜绝污水直排河涌。

令许东雨记忆最深刻的是干涌洗河,“像一场全民大会战,那种热情劲令人难忘。”2018年11月开始,有关部门对狮子涌实施分段洗河。在洗河现场,街道党员干部带头挽起裤腿下河劳动,在涌里打捞水面的漂浮物如树叶、石头、垃圾等。同时,现场用钩机打捞大块石头和淤泥。

许东雨表示,目前,狮子涌整体水质状况相对稳定,已基本达标。“要让水质根本扭转,还要久久为功继续发力。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城中村污水管网的建设,推动雨污分流。现在堵上了河涌边的排污口,但是一遇大雨,村里的污水还是通过街面径流流入河涌。同时,由于狮子涌与珠江相连,潮汐作用也影响了水质状况。

基层思考

赵丽萍:狮子涌山西村段村级河长

耐心讲透政策  村民自发拆除占据河岸房屋

在赵丽萍看来,打通河涌两岸巡河通道最难,因为涉及违建拆除。

为了完成河涌拆违任务,赵丽萍和村两委干部天天入户走访,一家家去做思想工作,“刚开始村民不理解,即使河涌脏臭,他们也觉得习惯了。说到要拆掉河涌两岸的窝棚和房屋,平整掉河边菜园,他们更是一致反对。

在河涌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村民建设了房屋,属于有证宅基地。要打通巡河通道,这些房子必须要拆。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从易到难,一家家去谈补偿,将为什么要治水以及补偿政策耐心讲透彻,村民们就理解了。后来,13户村民自发拆除占据河岸的房屋,让出宅基地,这让我们很感动。”赵丽萍表示。

在狮子涌边岗西路7号,一座类似骑楼的民房尤为独特,巡河通道从打通的房间里穿过。赵丽萍说,这栋房屋是混合结构,只有两间占据了巡河通道,根据上级拆除方案,如果要拆除,就要整栋房子拆掉,“我们后来反复沟通,想了一个不拆房屋也能打通巡河通道的办法,在巡河通道位置开了两个门,这样巡河通道就穿房而过。

专家点评

周立宏:广东水利建筑高级工程师

治水思路转变  既是生态文章  也是人文文章

以往治水着眼于堤防安全方面,侧重于河涌的行洪、排涝功能。近年来,治水思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注重综合功能和效益发挥,注重治理效果与周边环境以及水环境质量需求相匹配。

狮子涌的治理就采用了沿线截污治污、河涌清淤、生态岸线修复、补水换水、景观绿化提升等综合措施,不仅满足了河涌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同时兼顾了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功能,对带动周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立宏认为,“河涌生态廊道对于城市的发展及环境提升都有重大的影响力。连通城市河涌水系,盘活了水系网络,加大了水动力,水质大大改善,河涌中鱼、虾、蟹等水生动物也有了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河涌廊道还是城市天然风道,有利于城市空气流动与交换。”他表示,狮子涌以河涌为中心,串联起自然、人文、功能节点等各类绿色开敞空间,为街坊提供一条亲水休憩、健身休闲的公共绿色走廊河轴线。其治理不仅是生态文章,还是人文文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中心工作室出品

专栏统筹:毕征、汤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