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还是势在必行?

30.05.2015  11:57

  ●本报记者  刘野

  自人类迷上手机自拍之后,一根被誉为“自拍神器”的小棍子于去年应运而生,从亚洲“”到了欧美,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14年度“影响人类生活”的25大发明之一。不过,最近这根小棍子遇到了点麻烦,因为全球多个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已经禁止使用“自拍神器”。这些著名景点为什么要跟一根小棍子过不去呢?

  据了解,为了维护观展秩序,台湾四大博物馆已明文禁止使用自拍神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等也将“自拍神器”列入了禁止携带入内的物品之一,以保护展品和游客安全;英超联赛也对自拍杆下了禁令,以维护赛场安全;而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对“自拍神器”说“”,表示若发现游客在狭窄密集区域使用自拍杆,工作人员会予以制止。

  这样一根小小的金属伸缩杆,为什么会被众多的著名景点禁用?记者在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后了解到,由于自拍杆由金属制成,并且能够在20厘米到120厘米的距离之间任意伸缩,一些国外著名景点考虑到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人数众多,在使用自拍杆时可能会在无意间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为了将损害的几率“降到最低”,所以加以禁止。

  这些著名景点会不会有小题大做之?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位曾有着自拍杆使用经历的市民,他们中间,对于自拍杆被禁用大多表示了“不可思议”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市民认为在景区和名胜古迹使用自拍杆确实对文物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嘉应学院大二学生小敏就认为禁用自拍杆有点多此一举,她说:“自拍杆用起来很方便,我出去旅游都会带着它拍照留念,与同伴合影也不用麻烦别人。禁用自拍杆实在有点多余。”而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市民侯小姐则认为,禁止游客使用自拍杆确实有其积极的意义,她认为:“我所带领的游客经常会使用自拍杆在旅游景点拍照,有些景区人流较多,我经常看到一些游客的自拍杆不小心剐蹭到景点中的古树或文物古迹,或是不小心碰到其他游客,存在有安全隐患,我认为禁止使用自拍杆是有一定道理的。

  “带着神杆走天下,从此自拍不求人”,这句话从客观上体现出自拍杆的受欢迎程度,但为了在旅游时保证景区和历史文物的安全以及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市民在外出旅游时,使用“自拍神器”还是要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