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病因市民恐慌 东莞医院暂未接诊

06.08.2015  09:10
今年,小龙虾也开始风靡东莞餐桌。然而,南京一对夫妻于近日因吃小龙虾,出现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引起了吃货们的担忧。

  今年,小龙虾也开始风靡东莞餐桌。然而,南京一对夫妻于近日因吃小龙虾,出现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引起了吃货们的担忧。8月5日,南都记者从东莞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东莞暂未接诊过疑吃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年夏天开始,东莞掀起了一股“小龙虾”热。然而,随着南京疑似“小龙虾病”再度出现,不少东莞市民也开始担忧。8月5日,东莞市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东华医院、康华医院等大型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均表示,这几年并没接诊过疑吃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人。

  据了解,凡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肌肉都属于横纹肌,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肌肉外伤、运动过度、中暑、细菌病毒感染、醉酒以及服用药物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这些病例并不少见。”东莞康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米光明介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肌肉酸痛肿胀无力,出现血蛋白尿,尿液颜色变成茶色或葡萄酒颜色,“横纹肌溶解会释放肌红蛋白,然后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就可能堵塞肾小管,造成急性肾损伤甚至肾衰竭,引发重症。

  有医生表示,小龙虾本身是没有毒的,大部分人正常吃小龙虾都不会有问题,“但不排除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清洗过程中使用洗虾粉,烹饪过程中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作料以及烹饪时间短细菌未杀死等因素,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知多D ]

  吃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俗称“小龙虾病”,医学专业上称为“哈夫病”,是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上个世纪最先在欧洲出现。1924年在波罗的海的H aff海岸出现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现和我国患者吃小龙虾类似,当时多数病人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