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商少侠刘宇星 依靠科技推动节能产业

13.06.2014  08:38

东莞拓展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宇星。(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20年前,刘宇星只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20年后,他已成为中国专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旗手”。

  经历数次阵痛及转型,如今他所经营的拓展实业已经拥有三条专业生产线,年产各种规格短化纤2万吨,成为专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型民营科技企业和广东省标兵企业,为中国节能减污事业贡献产业力量。

  刘宇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十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各类公共事务,一如既往深入困难家庭、福利机构等,资助各类资金近百万元。

   有眼光

  看准大势白手起家开厂

  四十出头的刘宇星,脸上依然写满了年轻人的冲动。作为土生土长的茶山人,他依靠自己敏锐的商机嗅觉和拼劲,拼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业路。

  刘宇星出生时,母亲在五金厂工作,父亲是兽医,没有显赫的背景,更勿论丰厚的资金。“我是白手起家,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富允许我失败,我不能输。”刘宇星说。

  高中毕业后,刘宇星进入一家来料加工厂做基层技术员。虽然身在基层,但他是厂里向老师傅请教最多的技术员。爱动脑子钻研,这是工友对他的最深的印象。虽然没有在大学深造,但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进修和聆听企业管理讲座的数量惊人。而五年的工厂基层工作,也为他积累了足够的技术素养和管理经验。

  1995年,港台地区掀起产业转移潮高峰,东莞凭借土地、人工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广深区域的洼地,吸引了大量台资、港资企业进驻。刘宇星敏锐地发现,外资企业数量急剧膨胀,需要大批小作坊、小工厂提供配套服务。他毅然辞去已经干得非常好的技术管理岗位,拿出全部积蓄与家人一起合办服装玩具加工厂,成为当时最早的拓展服装玩具厂,依靠订单代工生产。

  一切从零开始,刘宇星带领创业团队,上广州,下深圳,到处跑货源,拉客户,没日没夜亲自安装、调试生产线,创业之路走得虽然艰难,业务却蒸蒸日上。

   有魄力

  居安思危转型化纤行业

  拥有超前的眼光,在困难出现端倪的时候就已想到解决之道,这是刘宇星在创业路上不断走向成功的秘诀。

  2000年左右,拓展服装玩具厂虽然没有明显的压力,但刘宇星认识到,代工行业,也许今天日子还可以,但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挤得头破血流。

  转型,转向何方才能走向成功?在无数次向专家请教并做市场可行性分析后,刘宇星与家人决定解放发展思路,从单一的服装玩具代加工转向一个更开阔、更富于挑战的行业——化纤行业。敢为人先的他购进一条日产15吨的二维涤纶短纤生产线,开始全新的转身试验,同时机智地避免了代工业的无序竞争。

  2005年,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市场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二维纤维市场开始降温,三维纤维产品逐步成为市场的新宠。刘宇星以独到的眼光捕捉到市场信息,相比其他同类型企业,他又先行一步,毅然淘汰原有生产线,斥资3000多万元,新建一条年产3500吨的三维纤维生产线。这也是当时全国最大、最先进的生产线。

  由于三维涤纶产品在玩具加工方面供不应求,拓展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赢得客户认可,迅速占据省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谈及几次增加生产线的行为,刘宇星说:“代加工只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不可能长久持续,企业要发展壮大,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依靠自己的品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