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弑师少年家中贴11张奖状 母亲:儿子咋变坏了

23.10.2015  10:39

    如果那天中午有妈妈做的丰盛午餐在等他们,如果那天中午有一场篮球赛让他们消耗精力,湖南邵东3名少年的花样年华或许不会改变,邵东县廉桥镇新廉小学李老师的生命也不会戛然而止。

    10月18日中午,湖南省邵东县廉桥镇新廉小学一名值班女教师被发现倒在血泊中,死因疑为被来校偷抢的3名少年殴打所致。已经被警方控制的这3名少年,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事发后,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3位少年的家人和同学,试图更多地了解这3名少年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环境让他们变得冷漠?惨案背后,谁该为3名少年的冷漠埋单?

    有谁了解他们

    3名少年中的两名是留守孩子,另一名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庭纷争不断。

    “不知道儿子怎么突然就变坏了。”涉案学生刘某的母亲,不断地叨念这句话。坐在刘某房间的角落里,擦着眼泪的母亲不时瞟着墙上的几张奖状,似乎奖状里的那个孩子才是自己所认识的儿子,而那个被警察带走的是陌生人。

    墙上的奖状有些泛黄,但似乎是灰暗房间内唯一的亮色。日期最近的一张是2012年7月,当时读5年级的刘某获评“优秀少先队员”。另外还有“三好学生”奖状等,总共11张,贴得整整齐齐。

    13岁的刘某平时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刘某的爸爸打临工、开摩的,妈妈也在附近打临工。刘某的妈妈说,自己与孩子爸爸常因琐事发生口角,婆媳关系也不好。这个家里,夫妻间、婆媳间,吵架动手不是一两次。为了躲避家里的争吵,刘某的妈妈每天大清早出门,晚上才回家,刘某放学回来“一溜烟就跑出去玩了”,跟家人话不多。

    刘某有个自己的小房间,挤在父母房间与杂物间之间,光线很暗,白天阳光也很难照射进来。随意堆在床上的被褥,看不出颜色。邻居们介绍,刘某平时话不多,看到邻居不打招呼,他与此次涉案的赵某、孙某经常结伴玩耍。

    与刘某相比,赵某要孤独得多。赵某的父母正在服刑,12岁的赵某与9岁的妹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刚患了脚疾,走路不便。奶奶是爷爷后找的老伴,平时和赵某兄妹的话不多。

    孙某家离赵某家不远。去年,他家的老砖房垮了,房间已不能居住。孙某的父母在外打工,11岁的他跟随爷爷奶奶借住在亲戚家。

    刘某、赵某、孙某“犯事”之前有无异常?走访中,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说不清,或不愿多说。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3名学生中,两人曾就读于该镇同一所小学。22日,在该校,一名任教近20年的刘姓老师说,该校学生中,父母双方或有一方在外务工的,约占七成。

    也就是说,在当地,情感得不到足够关照的孩子们,并不止这3个少年。

    来自邵东县教育局的数据显示:该县中小学生中,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比近20%,约两万多名。该局相关负责人说,原本对孩子最关键的家庭教育缺失,仅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