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八尺镇八尺村村支书韩垂湘带领村民养蜗牛闯市场
●本报记者 刘遐昶
“年收入10万元,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村民陈春兰的一席话,道出了平远县八尺镇八尺村村民的心声。在他们看来,村支书韩垂湘是八尺村发展的带路人。在韩垂湘的团结带领下,该村调整传统农业结构,发展食用蜗牛养殖,走出了一条奔康致富的特色路。
位于八尺镇西南方的八尺村,土壤肥沃、水质清澈、气候适宜,是一块远离污染的农业发展宝地。多年来,八尺村民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韩垂湘2008年接任村支书时,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仅2800元。韩垂湘认识到,再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结构,致富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为此,他找到了村中的致富能手、年轻党员韩新万,希望利用八尺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一条村民集体致富的道路。而韩新万也不负众望,很快便找到了养殖白玉蜗牛的农业发展新方向。
村民对食用蜗牛没有任何概念,对白玉蜗牛的经济价值更是一无所知。韩垂湘便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给村民算经济账:养殖白玉蜗牛,仅需投资3万元建设60平方米的加湿保温板房,养上600箱白玉蜗牛,一年下来,收入少则六七万元,多则10多万元。在韩垂湘的动员下,村中68户农户开始养殖白玉蜗牛,并成立蜗牛养殖合作社。为了打开市场,韩垂湘发动村里的春兴食品有限公司,希望他们发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渠道优势,帮助解决白玉蜗牛销售问题,春兴公司老总爽快地答应了。
村民韩荣海说:“与过去种田相比,养殖蜗牛劳动强度较小,年收入却增加不少。我家里现在同时供养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
韩垂湘认为,脱贫致富不仅要走产业脱贫的道路,还要从长远考虑,实现智力脱贫。作为村里的“当家人”,韩垂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在他的提议下,八尺村从村集体收入中拨出资金,设立村级奖学金,对考上重点大学、重点中学以及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全镇前十名的学子给予每人100至200元的奖励。近两年共为村里的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3600元。奖学金虽不多,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极大的鼓励。
如今,韩垂湘还在为八尺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努力,铁皮石斛、烤烟、仙人草等高附加值农产品都是八尺村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八尺村发动党员、团结群众、特色发展的先进事例,也在平远乃至全市竖起一面鲜艳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