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势恶化或促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
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的第五轮伊核问题谈判,6月16日~20日在维也纳举行。在此轮谈判期间,美国又与伊朗举行了继6月9日、10日美伊直接双边会谈之后的第二轮双边会谈。有报道称,美伊双方在会谈的间隙,还探讨了目前急剧恶化的伊拉克局势。分析认为,美伊之间距离的拉近,对于谈判进展至关重要。
在此轮谈判开始之前,伊朗不仅与美国举行了双边会谈,还分别与俄、法、德三国进行了双边会谈,为正式谈判铺路。去年11月伊朗与六国在日内瓦达成的“共同行动计划”即将于7月20日到期,尽管分歧依然存在,但各方均希望能在此最后期限之前达成一个长久的协议,以解决延宕十几年的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均认为,伊核谈判目前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最后期限将临 美伊距离拉近
去年11月24日,对伊核问题谈判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伊朗与六国在日内瓦达成了一个临时协议:“共同行动计划”。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伊朗通过削减其一部分核计划来交换六国对其减少经济制裁。这份历史性的“共同行动计划”,是基于伊朗经济受制裁影响深重、美伊关系“破冰”的背景达成的。
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可追溯到2006年。2005年伊朗恢复了铀浓缩活动,2006年1月10日,伊朗启封核燃料研究设施。2006年2月,伊朗核问题被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2006年3月29日,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伊朗核问题的声明,明确要求伊朗在30天内停止全部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伊朗方面对此反应消极,在随后的2006年至2010年,联合国安理会先后4次通过决议对伊朗进行制裁。2010年6月,美国单方面强化对伊制裁,随后欧盟也随之跟进。
一系列针对伊朗的制裁,使伊朗国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飙升,伊朗货币急剧贬值,物价一路上扬,普通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6月,被视为温和保守派的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鲁哈尼称,他将致力于拯救伊朗经济,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
2013年9月,鲁哈尼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了电话。这是自1979年断绝外交关系以来两国总统首次直接对话,被视为美伊关系的“破冰”之举。
鲁哈尼在伊朗核问题上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政策。2013年10月15日,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在日内瓦举行谈判,并最终于11月24日达成了“共同行动计划”。“共同行动计划”于2014年1月20日生效,为期半年,将于今年7月20日到期。
为了在7月20日的最后期限前达成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协议,各方于今年2月在维也纳开启了新的谈判进程。在6月16日开始的这一轮谈判之前,各方已进行了4轮谈判,但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迫,在16日的第五轮维也纳伊核谈判开始之前,伊朗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伊核问题其他相关方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双边会谈,交换意见,为正式谈判铺路。其中,美伊两国在6月9日~10日的直接会谈备受关注,因为这是两国数十年来首次公开直接对话。谈判双方团队分别由美国外交“二号人物”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与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领衔。虽然会谈的具体细节没有披露,但是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会后称:“谈判紧张而艰苦,但气氛积极。”
6月16日,在第五轮维也纳会谈开始以后,美伊又进行了新一轮双边直接会谈。分析认为,这是美伊双方对核谈判积极态度的表现,对整个核谈进展有益。因为,美伊之间存在的分歧最大,美伊双方能否达成一致,对于整个核谈的前景至关重要。大家也清楚记得,去年的“共同行动纲领”,就是在美伊举行秘密会谈之后才达成的。
伊朗显示诚意 主要分歧依然待解
根据去年达成的“共同行动纲领”,伊朗方面已经作出了一系列让步,以显示诚意。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一份机密报告显示,伊朗确实遵循了“共同行动纲领”的要求,自2014年1月以来,伊朗已经削减了将近80%的高浓缩铀。伊朗方面近日又表示,伊朗正在缩减该国唯一重水反应堆的钚生产计划。而铀和钚都是可作为核反应堆燃料的原料。
但是,即便各方态度积极,但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分歧依然显而易见。其中最主要的分歧之一在于,伊朗究竟可以保有多少数量的离心机。离心机是提纯浓缩铀的必备设施,一般认为,丰度为3%~5%的浓缩铀即可用来发电;丰度为20%的浓缩铀则为民用上限,主要用于核医学研究;丰度达到90%的浓缩铀则属于武器级浓缩铀。2010年2月,伊朗方面曾宣布已生产出第一批丰度为20%的浓缩铀。
尽管伊朗一再声称其核计划是用于和平用途,并坚持捍卫其核权利,但西方一直指责伊朗试图发展核武器。西方希望限制伊朗的离心机数量,以防止其迅速生产出足以用来制造核弹的浓缩铀。目前,伊朗拥有1.9万台离心机,西方希望把数量减少到“数百台”,但伊朗坚称需要5万台以上的离心机,以便生产足够的浓缩铀用于一个大规模的核能系统。
另外,伊朗与六国在长期协议的期限以及对伊朗解除制裁的方式和手段(是逐步解除还是全面解除)等问题上,也依然存在分歧。
各方对达成协议谨慎乐观
尽管分歧依旧待解,但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表示,他对各方在最后期限到来前达成协议表示乐观。他预计,伊朗和主要大国在这一轮维也纳谈判中将开始全面协议的文本起草工作。
事实上,不管是伊朗还是美国,在伊核问题上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压力。
伊朗方面,鲁哈尼政府面临着外部经济制裁的压力,内部则面临着国内强硬派的压力。在鲁哈尼寻求与美国“破冰”之初,便招致了国内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首的强硬派的批评。哈梅内伊曾公开表示美国政府不值得信任,告诫伊朗官员在处理两国关系时不要忘记国家利益。如若伊朗核谈最终失败,便会给伊朗国内的强硬派以口实。
美国方面,奥巴马政府一直顶着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国会中的鹰派人物和亲以色列派,一直要求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并认为对伊朗采取更严厉的经济惩罚可促使伊朗更快妥协。但白宫认为,在谈判期间加重制裁会激怒伊朗,进而导致谈判破裂。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以色列,对于伊朗核谈也十分关切,以色列一直声称伊朗的核计划对其威胁巨大,总理内塔尼亚胡曾称,去年达成的“共同行动计划”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对于谈判前景,伊朗副外长阿拉格西在表示乐观的同时也指出,如果各方最终不能在7月20日之前达成一个长期、全面的协议,各方将不得不把临时协议再延期6个月,以使得谈判可以继续进行。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今年年底将到来的美国中期选举,以及目前急剧恶化的伊拉克局势,或许会成为此次伊朗核谈的“催化剂”。因为,没有人能预测在今年11月中期选举过后,美国国会内部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而目前急剧恶化的伊拉克局势,会促使世界主要大国产生并强化一种想法——他们更希望将伊朗变成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该地区的另一个麻烦制造者。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本报记者 陈婧